半月前,在票圈里看到大量的自行车坟场照片,想到了本科学过的一个理论——“公用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当时有点忙,现在补上。“公用地悲剧”是1968年加勒特·哈丁(Garret Hardin)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他认为“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 。
哈丁假设存在一个公共牧场,如果对牧养数量不加限制,牲畜的数量必然超过牧场的可承载量。因为增加牲畜所带来的好处是在牲畜卖出后,牧民将获得更多收入,哈丁称其为“正效用”;坏处是,由增加牲畜导致的过度放牧,哈丁称其为“负效用”。牧民可以获得全部的正效用,而负效用,过度放牧,由全体牧民分担。负效用在每个个体身上被大大稀释,其所在的整体越大,则所承担的负效用越小。因此,牧民的理性选择是增加自己牲畜的数目,而每个牧民做出的理性选择,将使草原上的牲畜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草地贫瘠、荒废。.
任何公共资源,不加约束的结果,必然是毁灭。因为大部分个体做出的选择都是自利的,比如早上起来上班要迟到了,把自行车随手扔到路边,至少自己是不会迟到了。从新闻上看到,很多被拉到“坟场”的车还是很新的,完全没有坏,而被拉过来的原因多是因为占道。对那个上班要迟到的人来说,扔在路边,收获了正效用,免于迟到;而公共资源的浪费,比如用于制造自行车的非可再生能源,横七竖八堆在路边所占用的道路资源,处理占道自行车所花费的政府管理资源,这些花费则由整个社会来承担。从个体的角度,正效用减去几十亿分之一的负效用,理性的选择当然是随手一扔。归根到底,资源的持续发展、效率的提高和优化,需要更高层面的宏观考量,也不是我这种草民能指手画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