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以后,草原霸主是回鹘汗国。草原中原西域之间深刻的联动关系,促成了回鹘汗国崛起败亡而跌宕起伏的命运。
1.1、在回鹘之前的草原霸主是突厥汗国,唐太宗曾征服突厥,武则天时期它又反叛复国了,到了唐玄宗为了打击,就扶持了一个突厥的附属部落回纥,联手干掉了突厥,然后回纥就成了新的草原霸主,后来改名为回鹘。回鹘汗国成立十年后,由于大唐的安史之乱,回鹘碰到了一个红利。
1.2、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应战,但战败哥舒翰被俘虏,唐玄宗逃离长安,黯然退位。大唐向刚扶持起来的小弟求助,于是回鹘的牟羽可汗率大军南下作战,收复了东都洛阳,其中一个重要的收获是带回了三个来自中亚的粟特僧人。这三个僧人让回鹘汗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
1.3、这三个僧人是摩尼教的,也就是张无忌信的那个明教。这三人说服牟羽可汗皈依了摩尼教,并且通过可汗之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回鹘人皈依摩尼教,在不长的时间内让它成为了国教。而原本身处中亚的粟特人看到的摩尼教在回鹘发展得这么好,就纷纷来到了回鹘。粟特人由此与回鹘大唐发生了复杂的多重博弈关系,并深刻的改变着这几方的命运。
2.1、此时大唐勉强从安史之乱中活下来,却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困境,再也没有当年的雄风,有好几次大唐帝国的政府在试图打击藩镇时,差点反过来被搞死。每逢此时,大唐就不得不向回鹘求救,对回鹘而言,当然愿意做这买卖,于是再次南下帮大唐平息内部问题,顺手狠狠敲诈一笔保护费。回鹘乐意让大唐帝国与藩镇之间保持这么一种均衡关系,不能让藩镇有能力推翻帝国政府,也不让帝国有能力灭掉藩镇,这样才能不断的拿到保护费。
2.2、因为摩尼教成为国教而大量移民到回鹘的粟特人,充分发挥他们出生于中亚贸易要道擅长做买卖的特性,为回鹘人出谋划策,帮助回鹘更有效的从大唐榨取保护费。这让大唐很痛恨,但也带来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保护了大唐帝国政府,免得他被藩镇颠覆掉。这是风雨飘摇中,安史之乱后唐朝仍然延续近150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3.1、这批移民过来的粟特人除帮回鹘榨取保护费,还帮助发明了文字,这种文字是从东地中海的叙利亚地区传播过来的,经粟特人之手,又传播到了蒙古高原上的回鹘帝国。(今天蒙文和满文所用的字母还是这种源自粟特文的字母。)粟特人帮助回鹘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他们又把这种财富转卖到西方,并且还引导着回鹘人对抗波斯人,以便打击他们贸易上的对手。
3.2、由此中亚粟特人成了回鹘汗国的大脑,包括西域在内的大中亚与中原草原发生了深刻的历史联动关系。两者的合作共生关系,让回鹘人获得了知识与财富,迅速地文明化了。
3.3、某些时候迅速文明化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回鹘开始琢磨改变生活方式,开始修筑城墙,这是蒙古高原一带游牧帝国当中唯一的一个筑城的帝国。改变了游牧帝国的机动性,分化游牧者兵民一体,生活生产战争密切结合的组织特征,让组织特征结构变得复杂。少了超级简单的组织结构,少了令人生畏的高度机动性的战斗力,公元840年,另一个野蛮的突厥人让回鹘灭亡了。
4.1、亡国的回鹘人分为几支四散逃亡,其中西逃的回鹘又分为几支,对后世影响重大的深远的有两支:一支是到了中亚地区,一支到了甘肃青海一带。其中到中亚的回鹘人征服了当地的游牧者,建立了喀喇汗国,主要位于今天新疆西部和中亚的几个斯坦国,后又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分裂为东喀喇汗国和西喀喇汗国,中亚的那些伟大的思想家都生活在喀喇汗国。
4.2、之前东亚有游牧定居复合结构的二元帝国,中亚没有,直到喀喇汗国在中亚的建立。因为早年在漠北时,回鹘人在粟特人的帮助下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懂得中亚的定居区如何治理,所以回鹘人到了中亚建立喀喇汗国,就有能力去统治,当然其北部的游牧区不在话下,从而成功建立起二元帝国。这些回鹘人仍有强烈的中国意识,作为喀喇汗国统治者,他们自称“桃花石汗”,“桃花石”就是中亚人对中国的称呼,这个名字来源于北魏的皇族“拓跋”,到了中亚口音不太准确,就被称为了“桃花石”。
4.3、在喀喇汗国之前,中亚的定地区,也就是天山锡尔河以南,我们今天说的南疆地区,多半是东波斯族群的粟特人,就是广义的波斯人,高鼻深目的白色人种。而北边的游牧区多半是突厥人,其实是蒙古人种。之前他们没有兴趣到南边定居。但喀喇汗国建国之后,游牧区中的部分人进入南边,转为了定居生活方式。这些回鹘人和当地波斯人的混血,逐渐改变了中亚的人口结构,开始了普遍的突厥化过程。今天南疆的少数民族,白色人种特征相对更加明显,北疆的少数民族是黄色人种特征相对更明显,这种差异就是和这段历史上突厥人和波斯人混血的不同比例有关系。
4.4、喀喇汗国建立带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就是突厥民族的伊斯兰化。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文化当时很发达,处于如日中天的阶段。突厥人在漠北时受粟特人影响走上了文明化的阶段,但毕竟时间短也不系统。到了中亚后,看到当地高度发达的政治秩序和文明成果,进行伊斯兰化是必然的事,另外皈依了伊斯兰教,统治当地的穆斯林成本就会变得很低。
5、西迁回鹘比较重要的两支中,另外一支投奔了高原上的吐蕃帝国,在甘肃、青海一带建立了被称作甘州回鹘的附庸国。给雪域高原带去巨大的变化。
201811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