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直是在学习21天暴力突破英语(23篇文章,232句话,抄写5000遍),第一期没有完成,继续参加了第二期。所以,从9月初到10月上周周末这42天时间,整个人基本上都处于紧绷绷的状态,晚上8点到家,简单吃过饭立马进入写英语模式,写到11点,有时甚至12点,然后还要在知识星球上打卡。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着学英语的这个任务!
上周10月15号,课程结束了,自己好像是卸下了一个包袱一样,感到非常的轻松,这种轻松甚至让我感到喜悦。也许是太渴望自由了,这一周堕落了,下班时间想看电视剧就看电视剧,想发呆就发呆,或者就随意翻翻别人的文章。
之前鸡血满满的一个战士这周变成了盔甲都不见了的一个逃兵。哈哈
在这种堕落的自由中,又开始思考之前就想过现在还在想又一直没有想清楚的一个问题,也是大龄未婚女汉子需要思考和关心的问题——爱情、恋爱和婚姻。
“爱情”是一种情感,“恋爱”是一种关系,而“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
这也是我昨天在一篇文章看到的,作者简单明了给出了它们各自的概念。细细想想这个描述正确、清晰。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认知中,爱情=恋爱=婚姻。就像这篇文章的作者所说,边界定义模糊。
爱情
从小到大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身边真实发生,还是虚构的传说,爱情的故事太多了。包括绝大多数电影里、电视剧里,爱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很难定义爱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好像每个人爱情呈现出来的样子也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温暖的、令人自信的,有的是受伤的、令人卑微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我想,爱情带给人的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体验。
恋爱
恋爱是一种关系,但不是所有“我的男朋友"“我的女朋友”关系都能称之为恋爱。那些因为害怕孤单、虚荣攀比、迫于世俗压力在一起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真正的恋爱在于彼此心理上的认同以及强大的精神连结。
就像那篇文章里面所说:
尊重、诚实、信任,价值观一致与审美品味相似,互相理解,是一段良好关系的基础。而如果两个人稳定而长期的陪伴,无论是以什么样子的形式,彼此互相心理认同,其实就是一段“事实婚姻”。
找到寻觅已久的那个人,并下决心与之携手共同面对之后人生的风风雨雨,这种精神上的强大连接比婚姻都更为稳固。
以爱情为基础的亲密关系才完美。但是和婚姻没有必要的联系。
婚姻
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是一种社会契约。
诞生于农耕文明。男性生产者希望自己的财产继续下去,需要确保继承者是自己的亲身骨肉。在没有DNA技术的古代,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严格控制女人的贞洁,确保是为自己生育后代的唯一关系对象。
农耕文明的婚姻和爱情没有必然的联系,妻子就是丈夫的从属财产,没有话语权。
发展于工业文明。工业革命之后,在不以蛮力为社会生产力的体系中,绝大多数工作,女性同样可以胜任,女性渐渐取代了很多男性的工作,获得经济独立,不在依附男性生存。
工业文明的“婚姻”社会契约,变成了真正夫妻双方之间契约——平等、尊重、共同承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
所以,不管是在农耕文明,还是在工业文明,婚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契约,一种财产保护的经济契约。这是一个左脑逻辑理性的问题,爱情是右脑情感问题。
嫁给爱情——真的就嫁对了吗?我一直坚持和有的是“要嫁,就嫁给爱情”的想法和情怀。但现在看来,用这样的右脑情感思维去面对和解决婚姻社会契约这个左脑理性问题。
显然,是不对的!
再次被刷新了认知,也基本解决了我之前的一些困惑。
恋爱时,抱着走进婚姻的意图去好好的爱,好好的发展这个关系,从这段关系中有所收获,去丰富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当面对婚姻这个社会制度时,大方的拿出左脑逻辑思维去思考、评估、判断、决定。
我想这样的态度才更为合适!
如果说,有爱情作为基础,也通过了逻辑的考验,这样的婚姻,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