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言的“好人”,却通常都是自设理性樊篱较多的人。“好人”大抵奉行维名立品的人生原则。但是,当“好人”的理性和“好人”的人性相冲突时,“好人”们又是多么可能犯难以纠正的错误啊!——摘自梁晓声《人间清醒》。
“赃官,来冬泳啊?”张大爷站在岸边喊道。
“哈哈,一天不来,一天觉得不舒服。”没等赃官说完,张大爷慢慢的走进水里。
我在山脚下的一个湖边做纤夫。不是拉船走的纤夫,而是在一个个体脚踏船的摊位上打工。我负责,打扫船体卫生,有游客辅助游客上下船。冬天,开着一个电瓶铁船破冰,为此和冬泳的大爷们关系挺好。
赃官大爷,换好衣服,我和他打了一个招呼,他就下水了。等他们上岸,我已经把船清理完毕,我坐在岸边的椅子上看着他们。冬泳的大爷上岸,先拿出一桶自带的水,穿着泳裤自上而下冲冲。他们很聪明,根本不用人帮忙,把水桶横放在树杈上,拧开盖子,水就流出来了。冲完擦干,拿出一个自家缝的换衣神器。这个神器,像是大口袋掏了一个洞。他们像穿连衣裙一样,把脑袋从洞里窜出来,然后开始换衣服。
衣服穿好了,人们陆续离开。赃官已经70多了,满头白发,见谁都乐呵呵的。赃官换好衣服,手扶着栏杆对着湖水嚎叫。他说是为了呼出浊气。没有游客,我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他忙完看着我笑了笑。
“大爷,他们为什么给你起了一个赃官的外号。”我好奇地打趣道。
“哈哈,还不是因为我办了错事,差一点晚节不保。”赃官大爷说道。
“看您这,方正的国字脸,一脸正气怎么会呢?”
“哈哈,一步错步步错啊。开始我想当个清官,心软当不了,我就想当个糊涂官,谁知到后来就成了赃官了。”
“您老回去也没事,给我上上课呗,我也长点经验。”
“你个小子,你想知道,我就说给你听听。”老人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我刚从部队转到地方时,本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每次下去考察都不在群众家吃饭。开始还好,可是时间长了,司机就有了意见。一天他给我说:‘领导,你每次都不吃饭,你回家了嫂子给你做饭。我不行啊,每次考察早上早走,我吃不上早饭;中午你不吃,我也不吃,晚上回来食堂又没饭吃了。’我一听也对,不能因为我想当清官,让手下的人饿肚子啊。那就不当清官了,当个糊涂官吧。”
“嗨,一顿饭的事,离着赃官远着呢?”我说道。
“哈哈,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你小子别打岔,我接着说。”老人拍了我的肩膀一下继续说道。
“后来,我的一个手下,母亲得了重病,虽然住进了医院,可是医药费太贵他负担不起,每次去医院都被催缴,后来医院下来最后通牒,再不缴费就要强制他妈出院。一天,他跟着我出去愁眉不展的,有几个老板请我们吃饭时,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说了。当时我也没在意,谁知那几个老板凑了一笔钱,背着我给他,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笔钱,以我当时的工资都还不上,更别说他了。正好,那几个老板要开个公司,有一些审核不过,他就替他们解释了一下。我一听也没什么大不了,公司发展起来了不仅会促进经济发展,还会解决一部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我也就同意。”
“本来,也没什么事。过了几年,老板们又有几件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给他们解决了。一年,他们公司出事了,一查很多方面都不合规,而我都给了绿灯。还好,我没有收他们的钱,最后查出了我的那个下属。为此,我也难逃其咎,就主动内退了。”
“你这是被人利用了,不过我怎么感觉是好心办坏事呢?”
“哈哈,年轻人,官场的事有时不能太人性。情感太过丰富反而干不好工作。其实我当时如果知道,手下为了筹钱给他妈看病,我也会当做不知道。因为这样我想不明白,人性和正义的关系?”
“什么意思?人性和正义不是一回事吗?”
“你慢慢品,不经历很难懂。哈哈”说完,老人拿着东西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