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愿与时光共歌
同为从龙之臣。结局却差别很大——裴寂与刘文静

同为从龙之臣。结局却差别很大——裴寂与刘文静

作者: 未曾开言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11:17 被阅读0次

在唐朝建立的过程,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位是晋阳宫监裴寂,另一位是晋阳令刘文静。他们是李渊起兵的重要谋划者,功绩卓著,但是唐朝建国后,二人的待遇却相差甚远。

李渊、裴寂、刘文静影视形象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也。他的父亲裴瑜担任绛州刺史。裴寂小的时候父母去世,由兄长抚养他长大。十四岁时担任州主簿。成年后仪表堂堂。隋朝开皇年间,担任左亲卫。后来为齐州司户。大业年间,历任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李渊留守太原,和裴寂之前就认识,经常宴请裴寂。当时李世民想举义师而不敢言,看到裴寂和李渊的关系很好,主动和裴寂来往,把起事的计划告诉裴寂,裴寂当即答应帮忙。裴寂私下让晋阳宫的宫女侍奉李渊,李渊和裴寂一块喝酒,微醺时,裴寂把起兵的计划告诉李渊,李渊赞同了他们的计划。李渊起兵后建立大将军府,任命裴寂为长史,赐爵闻喜县公。唐军在河东遭遇屈突通抵挡,久攻不下。李渊想先进攻京师,大家担心屈突通为后患,犹豫未决。裴寂认为应该先攻击屈突通,防止腹背受敌。李世民认为应当直击京城,占领京城后屈突通不足为虑。李渊折中了两种意见,留兵围河东,率领大军入关。占领京城后,裴寂被赐良田千顷、甲第一区、物四万段,转任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食邑三千户。

唐高祖登基后,裴寂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武德二年,刘武周派部将黄子英、宋金刚进攻太原,行军总管姜宝谊、李仲文相继被打败,高祖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便宜从事,进军介休,宋金金刚据城抵抗。裴寂营中缺水,宋金刚趁他们取水之时发动攻击,唐军大败。裴寂昼夜驰至晋州,宋金刚进逼绛州,裴寂上表谢罪,高祖并没怪罪他,让他镇守河东之地。裴寂缺乏领军能力,不久当地爆发叛乱,裴寂镇压失败被召回朝廷。

高祖责备他:“义举之始,公有翼佐之勋,官爵亦极矣。前拒武周,兵势足以破敌,致此丧败,不独愧于朕乎?"把他交给有司审问,但是不久就放了他。”

唐高祖李渊十分厚待他,视之为至交,经常给予各种赏赐,甚至在朝堂上引与同坐。到了太宗朝依旧荣宠备至,虽然经历和尚法雅事件,被流放交州,但太宗顾念他的功绩再次征调回京,回京途中去世,时年六十岁,追赠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相比裴寂的荣宠备至,刘文静的遭遇令人惋惜。

民部尚书刘文静

刘文静,字肇仁,祖籍彭城,世代居住在京兆武功。父亲刘韶,隋朝时为国捐躯,追赠上仪同三司。刘文静承袭了其父的官爵。刘文静很有谋略。隋朝末年,刘文静担任晋阳令,裴寂为晋阳宫监,因而结友。夜与同宿,

后来李渊镇守太原,刘文静觉得李渊有吞并四方,御极海内之志,主动结交。刘文静因与李密连婚,被隋炀帝下令逮捕。李世民认为刘文静有谋略,去监狱内看望他。二人对起义之事一拍即合,李世民于是部署准备起义,担心李渊不从,刘文静觉得李渊和裴寂的关系很好,建议李世民说服裴寂对李渊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为从龙之臣。结局却差别很大——裴寂与刘文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qc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