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指事物的本源、根基。懂得礼乐根本才能去联系天文、人事!身之主为心,心之本体既事性,性既是理。孟子的心本是从容淡定的,不会被外物所影响;告子的心本身是躁动的,靠外物控制易受影响!
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先正心再修身,心是方向,有方向才不游荡。
心如明镜,格物如磨镜:讲一个买碗的故事:年轻人去买碗,随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问其原因:说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老板拿起一只碗让他试,小伙子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老板笑着说,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就如那句心中有佛看谁都是佛!
道无粗精,人所见一直有粗精,道无穷无尽,一直存在,端看你自身的体会与悟性。同样一件事,有人看出欢有人看出悲。
不提问,是因为自己为是,以为自己懂得!其实就我来说,我是不懂,不懂到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在求广度之前应该先求深度,寻源头,找良知!
(我没接触过《中庸》,对我来说这段摘抄解释的挺易懂)《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在表情、行动、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而且还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切合场合,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