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来形容俄罗斯,这个很近却又很遥远的国度。俄罗斯的气质其实是模糊不清的,但却又有着清晰的脉络可寻。它是一个极端矛盾的共同体:极端辽阔,极端狭隘,无比包容,无比偏激,无比孤独,无比天真又无比功利世俗。
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它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从它那里永远可以期待意外事件的发生。它最能激起对它的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它的强烈的恨,这是一个以其挑衅性而激起东西方其他民族不安的民族,也是一个以其独特和偏离而似乎孤立的民族。
辽阔的西伯利亚大草原,严寒的气候,广阔的苍穹…给了俄罗斯与众不同的孤独和宽广。俄罗斯人似乎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苍凉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深入骨髓,或隐或显,伴随着他们的一生。他们在天地无边无际的寂静和辽阔里学会了孤独,在孤独中习惯了深刻的思考,越思考,便越陷入孤独。在那样与世隔绝的辽阔里,俄罗斯人有着独特的哲学和生存智慧。看似务虚的精神闲寂并非懒惰,而是挣脱了世俗功利追求后的一种精神自由与灵感智慧,在深思冥想中寻求一种心灵的沉寂与圆满,当智慧无法完全解决生存的困顿时,便需要一种淡泊、从容的心境在酷爱的事业中去消解困顿。这种仿佛像是自闭与自矜的性格,实际上是一种类似献祭的做学问的方式,它所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与思想的独立与自由。
契科夫在《草原》中写道:“当久久地目不转睛地看着深邃的苍穹,不知何故思想和心灵就感到孤独,开始感到自己是绝望的孤独,一切认为过去是亲近的,现在却变得无穷的遥远和没有价值。天上的星星,几千年来注视着人间;无边无际的苍穹与烟云,淡漠地对待人的短促的生命;当你单独和它们相对而视并努力去思索它们的意义时,它们就会以沉默重压你的心灵;在坟墓中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孤独之感便来到了心头。生命的实质便是绝望与惊骇。”或许,这便是俄罗斯人孤独精神的真实写照。
俄罗斯是一个烈性的国度,也是一个神秘虚无主义的国度。烈酒伏特加,烟草,芭蕾,寒冰,天鹅,倔强永不屈服的个性,光耀夺目,优雅,高贵,黑暗阴冷,世俗…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俄罗斯元素。列维坦曾说:“我还未如此强烈地感觉到这种绝妙的天,它流注于一切。但非人皆能见,甚至无以名状,因为它不是通过理智与分析所能获得的,它只能由爱来理解。”对很多俄罗斯人来说,生命是一件难以尽知难以定形的作品。
俄罗斯人是天真的。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环境,给了众多艺术家自由创作的土壤;一个极权专制的国家,迫害与流放,给了俄罗斯人创伤和不堪的回忆,亦让他们的视角和心灵更加深刻独特。然而即使是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依然没有阻碍俄罗斯众多艺术家和普通大众心灵的清纯和天真,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是“燃烧的色彩,在天空中飞舞。”“天空是带有灰色的深蓝色,寂寞的树林蹲着身子。”
然而,俄罗斯人同样是功利现实的。俄罗斯国家在产生和建立时,无法依靠任何天然界限求得生存,频频遭到来自东方、南方和西北方向的外族入侵。这些入侵的外族从古至今有:佩齐涅格人、波洛伏齐人、哈扎尔人、蒙古鞑靼人、土耳其人、波兰人、立陶宛人、日耳曼人、瑞典人等。与游牧民族波洛伏齐人和鞑靼人的斗争从8世纪一直延续到17世纪,其中鞑靼人统治俄罗斯时间最长,达两个多世纪。19世纪俄国史学家索洛维约夫统计,从1055年到1462年共有245起外族入侵事件,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25年间,俄罗斯有329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没有边界”的地缘环境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心理。对外界的恐惧和不安全心理造成俄罗斯民族没有止境的扩张,而不断扩张的同时又加强了这种不安全的心理。所以国家不得不维持大量的军队。
在当今国际社会,俄罗斯人的心理是不甘心当“老二”,不可能做美国的“小伙伴”,而是要“独立地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大国心态”。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方面来讲,俄罗斯都具有这种资格。现实情况是,俄罗斯将成为单独的一极。
俄罗斯,一个难以尽述却又有着明确吸引力的国度,一个我深深迷恋的国度,一种让我无比沉溺的气质。那片广袤荒凉的大草原,那片明亮安静的天,一遍又一遍,在我的梦中缓缓浮现。
俄罗斯气质。气质,俄罗斯。
于二零零八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