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已经收官,而很多网友都表示心疼唐晶,替唐晶难过,在我心里,唐晶仍然是爱贺涵的,她所谓的“分手”,其实不过是她的脆弱和试探。
唐晶她就像我们大部分人,一开始只不过就是一个懵懂的,贫穷的,欠缺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但一步一个脚印,挣下如今局面。

要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高级职场女性,势必是抽筋扒皮的。
世上不是只有一个唐晶在工作和爱情面前纠结过,衡量过,放弃过,后悔过。哪一个职场女性,不是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徘徊呢。
唐晶勇敢又脆弱,聪明但敏感,很善良但也会算计,在职场的进阶中,时刻要牺牲掉一些东西。这种矛盾性是独立女性的共同命运。
这还是敢于做出选择的女性,更多职场女性的艰难,恐怕是像罗子群。白天勤勤恳恳,满腹委屈,压力无从排解,为了薪水而刻苦忍耐,晚上回家,仍需面对老公无端指责,打理家务,安抚哭啼的孩子。
这是一个女性前所未有的艰难时代:社会需要我们做职场女性,但是家庭需要我们做全职太太。我们既要满足GDP需求,又要完成男人们骨子里对传统女性的认知。
可是,这太难了。
我一度非常希望能从剧版《我的前半生》里找到答案:身为新时代女性,我们应该用什么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不可以不做四面受困的罗子群,我们可不可以不像唐晶一样以牺牲爱情,换取职场自由?
子君的后半生,本来应该是那个答案的。
当看到这样的罗子君,我突然明白,《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也许根本就不是拍给独立女性看的。不过是中年版玛丽苏剧,从前韩剧让少女做做梦,现在,这部剧让所有对婚姻有所失望的中年女性做做梦。
所以创造了一个多金帅气的贺涵,全程帮助罗子君完成从全职太太到所谓独立女性的转变,直至罗子君变成贺涵喜欢的样子,两个人顺理成章地相爱。
可这是真正的独立吗?

《三联生活周刊》在评价这部剧的时候说:
同样是取悦,为什么子君13年来为了取悦陈俊生成为一个傻而美丽的家庭主妇,就是要批判的;而迎合一个更优秀男子的审美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就是要赞扬的?
本剧一方面在批判子君婚后完全不动脑子、与社会脱节,看似“女权主义”;另一方面又塑造出贺涵这一高大全的男性人物去指导、训练女主角。这从本质上,不是一个奴隶去往另一个奴隶的过程吗?
深以为然。
真正的女性独立,应该是一场自救,一场发生在自我内心深处的觉醒和改变。
所以,纵然唐晶的确矛盾,又高傲,又脆弱,又想抓住爱情,又舍不得放弃升职,但她才是真正的独立女性,因为只有一直寻求改变和突破的独立女性,才会是充满矛盾的,而不是一路被保驾护航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权力归于男性,女性仅仅是附庸。男权社会最可怕的是,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男人造就的。
还记得贺涵和陈俊生的那段对话吗?他说,唐晶是他最得意的作品,而他快要管不住她了。

唐晶的确与贺涵针锋相对,那不是她不爱他,而是,她不甘心成为他的附庸,被当作一个作品来爱。所以,纵使被贺涵抛弃又如何,我爱惨了那个憋着一股劲儿要摆脱被人塑造命运的唐晶。
真正出走的娜拉不是罗子君,而是唐晶。谢天谢地,贺涵和唐晶分手了,她值得更好的。
而至于最好的闺蜜爱上自己的前男友这样的狗血剧情,我只想说,当你真正有过一段弥足珍贵的友情,也拥有过最好的爱情,你会淡然一笑说一句:呵,天下男人那么多。
想起黄佟佟《最好的女子》里的那番感慨:
女人真正的相知一般要等到中年之后,因为那时她们才会发现,无论你曾经多么美,多么有名,多么有钱,男人绝对不是最后归宿。大家必须相互扶持,面对共同的命运——孤独。
所以,如果《我的前半生》能够不局限于多角恋情,而能真正打开女性的格局:
让唐晶在贺涵和工作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让子君爬起来不必离不开男人的调教;
让女性相互扶持走得更远;
让男性意识到职场女性的不易;
同时珍惜全职太太的付出。
而不是给女性喝一碗“贺涵”牌鸡汤,那么无疑会更有意义。oat2 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