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上班途中打开收音机听了一路的交通广播,今早的话题是关于欲望。什么是欲望?怎样叫做追求欲望?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百度百科来看,欲望,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包括心理和身体,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
我的欲望是什么?我的心理诉求和心里渴望又是什么?回首这近十年来,我自诩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工作上兢兢业业,但不追求名利和权利;生活中平平淡淡,不追求物质。广播中发起了话题讨论:这种无欲无求到底是不是好事?
有些听众说自己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是无欲无求;有些听众说自己正因为有了欲望,生活才有了动力,才有了奋斗的目标;还有的听众说看似无欲无求,实际上是欲望转嫁了,在这边得不到满足,就要在那边满足……听众们也是众说纷纭,积极主动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欲望就像空气一般的存在,比如只要我买的了第一套房子,就会想买第二套房子,买了一套小房子,就会想买一套大房子。欲望无处不在。
所以,控制欲望才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欲望的存在是好事,它能促使人前进,向上,追求更高更好的目标。反之,超出了能力,那欲望就是真正的“欲望”,一个贬义词的存在。这种案例比比皆是,某某人为了买一部苹果4手机,卖掉了自己的肾,这是虚荣的欲望;某某人为了有越来越多的钱,顶风作案,这是利益的欲望;也有些某某人为了极致的权利,失去自我初心,这是权利的欲望。在这些欲望的前面都加上了一个定语,去诠释“欲望”。欲望本身没有错,错在人们给它如何下定义。
我觉得人是不是追求欲望,追求到什么程度,这些还是看一个人内心真正的想法。注重过程的追逐,欲望显得不是那么明显,注重结果的追逐,欲望则显得尤为突兀。
我是属于欲望转移的那种人,也就是说在工作中,我一直在追求并享受工作的过程,对于结果和他的赞美和赏识并不是很在意。但是我又将这部分欲望转嫁,也就是说我会拿着我的劳动所得去追求生活部分的欲望,比如旅游,享受美食,提高生活水平。
物理中学过,能量是守恒的,这部分无法满足,那部分去弥补,整体上是平衡的,谁也不能够打破这样的规律。
所以,我觉得现在挺好,不执着不执念,就是对欲望最好的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