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即事

作者: 韩珠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10:03 被阅读0次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诗词赏析

诗的首联借物“浮云”为我们初步临摹出了一幅包含空灵飘逸之味的画面:云儿在万里碧空中飘荡,似乎在商量着天气阴晴的情况。

在这一联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物象“云”的形象更加生动化。而值得一说的是,句中的“议”字用得真好,它不仅活化了云的形象,更使得整个诗句也变得有了精气神,这就是妥当的“炼字”所带来的效果。

在诗中“云”所商量的天气的“阴晴”,所以足见天气有“下雨”的可能性,而这一巧妙的表达,也为后文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后面一联很是唯美:细雨轻轻敲打着荷叶,在不知不觉中,人的衣裳也变得湿润起来,风从浮蘋处出来,直觉袖间一片清爽。

前一句不既包含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还包含听觉与感觉上的美感。“荷雨”二字将荷花在细雨中婷婷绽放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也将雨敲荷叶的那种细碎,温柔的声音递到读者的耳边。

李商隐曾留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名句,极其美地描摹出了雨敲荷叶的那咱清脆之声。

而王质诗中的雨则显然要比李商隐诗中的更柔软,更妩媚一些,而且其中的时节也不一样。所以,王质诗中的描写便以“柔”“丽”取胜,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会。

“洒衣湿”重在突出感觉。荷花盛开的季节,能够来点儿小雨将衣服淋湿,不但不会让人觉得寒冷,反而会增添几分惬意与凉爽,让人倍觉舒适,所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呢?

后一句继续借“风”与“满袖清”将“凉爽”之意增强。读这一句我们仿佛已经临风而立。感受到了好风吹袖的那般洒脱与清凉。

写过下“雨”的情景,作者又写到了“天晴”的景象:天气悄然放晴,喜鹊啼叫着像是在歌唱美丽的晴天,白鸥在平静的水面上自由嬉戏。

其实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颔联所承的是首联中的“阴”,而这里的颈联所承的则是首联中的“晴“。

颔联美在静静在柔;而颈联的美则在活泼在灵动。

“喧”字一笔点出了喜鹊在天晴时啼叫的那种欢快形象,“狎”字一笔点出了白鸥在晴波之上飞翔的那种轻快姿态。二者一主高处,一主低处,一主听觉,一主视觉,相互结合起来使得颈联的画面变得格外富有生机与活力。

尾承将空间放大开来,并且再次运用拟人的手法作以描写:雨后天晴之时,四周的山色 也变异常秀丽,它虽然不言不语,却将人几天的醉意消去。

这一联的描写没有颔联与颈联那般细腻,但却别有几分幽静与大气之味。“不言语”与“唤醒”将前后两句之间的脉络衔接起来,在活化山色的同时,也将山色的“秀”与山中的“静”体现出来。

作者的醉意之所以能被山色唤醒,就是因为眼前的山色实在太美了,从而让他精神抖擞,去全身心地爱逐这种来自大自然的最纯粹的美。

而不是不说的是,作者在呈现山色之时,也将读者内心的无限想象力激发出来,引领读者去自由勾勒图画,久久沉醉于诗中美景之中。

相关文章

  • 山行即事

    山行即事 唐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

  • 山冬即事

    大雪压山坳, 狂风哀怒号。 芳馨何处寻, 只等燕来报。 -----木笔

  • 2021-07-30

    王树山书法《红楼梦》四时即事 春夜即事欣赏

  • 清明节进行时!

    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 2021-07-31

    王树山书法 《红楼梦》夏夜即事欣赏

  • 立秋

    山云行绝塞 骤雨满苍穹 凉风起天末 吾即还归乡

  • 美文诗词《郊行即事》

    郊行即事 [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

  • 2021-08-02

    王树山书法 《红楼梦》诗词赏录 冬夜即事

  • 《山行即事》王质: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蘋 pín,又称田字草,多年生水生蕨类植...

  • 陈益峰:洪范五行的风水应用

    文/陈益峰 1、洪范五行 洪范五行即:子寅甲辰巽辛戌申八山属水,乙丙午壬四山属火,艮卯巳三山属木,酉丁乾亥四山属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行即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xz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