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村人物记忆——曾经的鸡老板

乡村人物记忆——曾经的鸡老板

作者: 闲庭信步看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17:59 被阅读0次

    总觉得如今的鸡蛋普遍个头儿偏小,不知是真的小,还是对小时候的鸡蛋记忆深刻。

    那时我母亲养了十来只鸡,它们都被侍弄得挺水灵,所以生产起来也非常的积极。但是那些圆滚滚的红皮鸡蛋大多只能给我们饱饱眼福,只有来客人和家庭成员过生日的时候母亲才舍得把它们变成美餐,其余大部分都用来换了油盐酱醋还有孩子们的学费。另外还有就是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母亲会把提前腌制好的咸蛋和鲜鸡蛋一同放到锅里煮熟,还有一大锅热气腾腾的苇叶粽子蘸着白糖吃,真是会给人带来美好的回忆。

    记得那时端午节后同学们回到学校,课间大家兴致勃勃地比赛顶鸡蛋,看谁的够硬够厉害,大家又是喊又是笑,几圈儿下来,最后的王者胜出了,其余纷纷落败,但是同学们不沮丧,因为即使输了也还是有奖励,顺势就将顶破的鸡蛋吃了呀!大多的家庭鸡蛋还是挺珍贵的。

    当然这个比赛我也参与过不止一次,当我把煮熟的鸡蛋握在手心,觉得它又大又有分量,那时的手小是肯定的,但是和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也不无关系吧。

    今天我又煮了几个鸡蛋,还是觉得它们真是小。记得超市的售货员说现在鸡场科学喂养,产蛋量高,个头当然就小;好吧,又不是论个儿卖,只是觉得大的会多喜欢一些罢了。再说现在鸡蛋早已经成了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没有人会特别在意它们的颜值的了。

    不知怎么就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个老乡。在我还小的时候他曾一度令人瞩目,但我年少不问世事,所耳闻过的关于他的故事也仅正是这一件事而已。尘封多年的记忆终有被勾起的时候,这也是有些不可思议。

    那时他不但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两儿一女,而且已经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从大人们的言语中我依稀得知他曾在一个不错的单位,他家的生活条件还是可以的,至少比农民强的多的多。他退下来的时候年龄不是很大,至于为什么早退,这个我并不会在意的,可能因为我还小吧。

    那时的乡村绝大多数人都是土里刨食,没有几个人想到要搞什么副业的,这个老乡很有点魄力,他租用了村集体的一溜儿旧房舍,进了一大批鸡苗儿,准备靠卖蛋发财,当然母鸡到了不能产蛋的时候卖了也是挺值钱的。乡亲们虽然都暗中替他捏了一把汗,却也挺佩服他,有勇气,又能凑起钱来,要知道租房和买鸡苗儿的钱不算,从开始到有产出要经过好长时间,这段时间光出不进,可不是闹着玩的。

    乡亲们劳作之余,对村中这一新生事物格外关注,大概人人都有发财梦,即使自己暂时无能为力,但并不妨碍可以借此机会做个成功的见证,日后谁说得好呢?有条件的时候是可以做为借鉴的。

    那时候农民的负担非常重,每年除了要交地租,还要交农业税,还要出义工。如果哪家由于没有硬劳力,干不了义工那样的重活儿,就更不得不用交钱代替了。所以一般很难有余钱,就算有眼光看到了好项目,也只能干瞪眼。借钱投资也不可能,谁会放心借给搬土卡拉的农民呢?但是做做梦总是可以的。

    因此在报效祖国这一块广大农民的贡献是毫不逊色的。

    一开始老乡的鸡场一切良好,雏鸡的成活率不低,在主人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老乡夫妻每天累并快乐着。虽然要购买饲料,还有一些预防禽病的药物,每天大量铜板哗哗地往外流,但它们是出去找同伴,不久就会带领更多的同伴回家啊!

    都说时势造英雄(反之亦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英雄二字用在这位老乡身上不太恰如其分,但是他的运气不好却是真的。那年正赶上政府财政不乐观,应该是吧,所以多了一项年轻人闻所未闻的税收,主要是人头儿税,其次家里有看门狗的也按狗头儿上税,至于养殖场也要按照畜禽数量进行缴纳税款,老乡们喜欢调侃说:鸡头税,还有鸭头税。老乡养了好几千只鸡,记得大概每只鸡一毛还是两毛吧?可就这几百元的开支那时也不是小数目了。主要这根本不在预算之内呀!

    老乡家的经济条件只是比我们略好但到底有限,为了这次创业其实也和亲戚们借了不少外债。可想而知他们夫妻不但身体累,心理上更不得轻松。其实有多少人活得不累呢?为了衣食住行,有条件的更为了活得多少有一些尊严,无一不在架着生命的马车拼命地负重前行着。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怎么办?当然是克服困难,努力向前,因为困难它不会自己解决掉啊!

    经过勤奋不懈的努力和兢兢业业的培育,老乡的小鸡雏由儿童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少年,然后便又进入青春期,即将要回报它们的主人啦!

    主人紧绷的眉头日见舒展,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乡亲们见了也感到心情跟着放松了下来,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啧啧,马上被他搞成了!真不孬!

    就在形式一片大好之际,果然如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胜利在望的果实被毫不留情地席卷一空。一场瘟疫铺天盖地气势汹汹扑杀而来。由于疫情传播迅速,导致几乎所有和老乡同样的鸡老板瞬间破产。人们常说水火无情,实际上还应该加上“瘟疫”二字。

    后来老乡夫妻背负了多年的债务,靠打工抚养儿女慢慢成人,也慢慢还清了债务。人的年纪大了多半没了脾气,一次失败的教训也就差不多失去毕生的胆量了。

    但是无论怎样他也是我们村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老乡们总是要刮目相看的。

    再后来老乡举家迁往城镇定居了。他的孩子们因为和他一样有非农户口,也都没有务农,而是进厂当了工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人物记忆——曾经的鸡老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zx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