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生前与苏轼,世称“苏黄”。黄庭坚幼时极其聪明,死后世代子中进士的将近50位,黄家家道一直不衰,黄庭坚《家戒》一文道出了齐家的核心秘密,会令人大吃一惊。
宋皇祐三年,黄庭坚做六岁时做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以名利为中心,机关算尽,很多高智商的人最终结果连牧童都不如,这和《道德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的说法是一致的,黄庭坚只是通过案例进行了记录证明。
《家戒》中记录了曾经的大户富豪、世袭贵族人家的衰败过程,兴起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惊人,兴盛起源于标准化和共享,同频共振,衰败源于个性化之后的互相猜忌,老是挂念着自己的得失。
有一个钟摆同频共振试验非常震撼,几十个摇摆混乱的钟摆,最终自我调整趋于一致,其中没有人的干预,非常不可思议。钟摆也好,人也好,本来是同频的,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个性化”之后造就了缤纷世界,也造就了繁华之后的痛苦世界。用心机偏离了共振的频率,但受原来的频率牵引,自己又不会调整,最终走向衰败。
黄庭坚的《家戒》记录了很多样本从“家和则兴、不和则败”,到“人面狼心,星分瓜剖”的过程。找到共振的频率非常重要,是解脱之道这个共振的频率是固有的。下面是黄庭坚的《家戒》:
我自儿童时期开始读书,到渐渐有了知识,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时局世态一一看过,曾经看到那些富丽堂皇受爵被封、大户富豪、世袭贵族人家,金银珠宝堆满厅堂。没过几年时间再次探访时,只看到废弃的田地没人耕种,空空的粮囤没有供给。又过了几年再见到他们时,有的被拘禁在法庭,有的挑着担子在路上疲惫地奔波。问他们说:“你家过去人口众多宝贵满堂,为什么贫穷低贱得如此迅速呢?”
有回答我的说:“唉!我的高祖从忧虑勤奋起家,当时只有勉强维持生存的几口人家,但是叔父哥哥仁慈贤惠,侄子弟弟恭敬有礼。”做儿子的对他的母亲说:“不要因为一点财产就与人发生争执,不要因为琐碎事情而树立仇敌,使我的叔叔哥哥和睦相处。”做丈夫的告诉他的妻子说:“不要在心里老是猜忌别人,不要在心中老是挂念着得失,使我的侄子弟弟能和睦相处。”于是大家共享土地的俸禄,共享一室的快乐,共用一府库中的钱币(同饮一个井的水),共吃一个仓库的粮食。
天气寒冷了要加衣服,他们穿的衣服是一样的;出外游玩,他们乘坐的车是相同的。凭道义来供养晚辈,用仁慈来奉养长辈。大家的母亲就像同一个母亲,大家的儿女就像同一个儿女。没有你我之分,没有多少之嫌,没有贪婪的欲望,没有意外的钱财。丰收的粮食和钱币丝绸在大家的共同监督和同心协力下收藏。所以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治理得很好;无论是富裕还是显贵,都崇敬别人。等到他们子孙繁盛,妯娌增多,妇女在闺房所说的话也在相互猜忌,人们的想法也各不相同,礼义风尚也渐渐消减,很少听到人们谈论诗书这样的经典文章,一个个面慈心狠如虎狼,人们像星星一样松松散散,像瓜被剖开一样四分五裂。住在自己家中就忍受全部羞辱,自食其果;遇到认识的人就勉强说出自己的同族(因为心中有愧于家族)。父亲没有能直言规劝自己的儿子因而披上不义的罪名,丈夫没有贤慧的媳妇因而戴上不仁的帽子。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很小而失去的东西却很大(即所谓因小失大)。我听说了他的这番话后泪流满面地说:“一个家庭不能齐心协力最终导致像这样严重的后果,可以记下这件事来作为我的家族的前车之鉴啊!”因此常常告诉他们来劝勉他们,我的孩子们能听进去吗?
古代先贤把年轻后辈们比喻成生长在庭院中的芝兰玉树的原因,是想要他们的品质美好啊。而称他们为骏马大雁天鹅的原因,是想要他们才智出众啊。品质美好了,就使我的家族光辉荣耀;才华出众了,就使我的家庭荣光显赫。哪能苟且偷安却忘记了家族的庇护呢?汉代有兄弟俩,将要分别时,庭院中的树木因此而枯萎;将要团聚,树木因此而茂盛。
有一户姓高的人家,七代了都没有分家,朝廷嘉奖他们,把他们作为同族乡里的楷模。即使这样,但都是古人的旧事罢了,我的儿子们啊,不能说当代没有这样的人啊。湖北咸宁有个叫陈子高的人,有肥沃的田地五千亩,他哥哥的田地只有一千亩,子高敬重他哥哥的贤德,愿意合为一家共同享有这些田地。有人说:“凭借五千亩肥沃的土地去投奔贫穷的弟弟,不也很低贱吗?”子高回答说:“我一个人有一间房子就可以了,哪里用得了五千亩的土地啊?人生除了吃饱穿暖以外,不过是亲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罢了。”
这之后,他哥哥的儿子考中了科举,做官到太中大夫,全家人都受到庇荫,人们才说陈子高心地善良品性高洁,并提前知道兄弟的荣华富贵。然而这也是人们容易做到的。我的孩子们,要知道还有那些难以做到的,希望都把它告诉你们:过去邓攸遭遇危险厄运时,背着他的儿子和侄子逃跑,但估计不能保全两个孩子,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别人却抱着侄子逃跑啊。李充贫穷困顿的时候,他的兄弟没有钱资助他,他的妻子追求和他不同,于是他就放弃了他的妻子。说:“不要伤害了我们同胞兄弟之间的恩情。”
这些人在遭遇贫穷祸患时尚且还能这样,何况处在富裕强盛的时候呢?然而这些我听说看见的离我们太远了。我还应当把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特别近的事情告诉你们:我的家族住在双井这个地方四代了,没听说朝廷追债,自家用度不足的情况。丝绸粮食充满仓库,黄金和丹朱继续显示着我们的荣华富贵,这大都是凭着礼法道义积累的,没有分家的费用。但是随后他只听妻子的话,自己的心意不坚定(没有主见),没有超过自己的朋友,只相信小人的偏袒之言,不顾亲人,只随从酒色之徒花天酒地地生活,以至于蝇营狗苟,自私自利,苟且偷安,只顾眼前。恣意放纵自己的口腹身体的欲望,却忘记了长远重大的生存之道。
居住在湖坊的不到两代就断了,居住在东阳的不到两代就贫穷了。我的孩子们啊,努力实现道义,勤学好问,拿走书籍来看看古人遗留下来的准则,看看时局的利益和害处,不用等着我来说啊。古人的气概风范,哪止我说的这样一个梗概呢?希望把我的这些话拿来普遍地告诉大家,我们家族亲善和睦应该从你们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