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学校的教师子女在学校就读的慢慢多起来了。他们身上都带着各种教育的痕迹,有的内敛温顺,有的外向活泼,孩子们之间的各种表现无形当中就有了比较。
有意思的是,每一个孩子的表现若是和他们父母的各种教育联系起来,基本上都能找到问题所在。有的孩子性格懦弱,做事没有魄力,因为他有一个过度包办,没有给孩子太多思考和自主权利的家长;有的孩子做事风风火火,对人没有敬畏心,随心所欲,因为他有一个性格急躁,控制欲极强,凡事力求快、狠、准、说一不二的家长;有的文顺可人,不温不火,因为她有一个情绪稳定,凡事力求顺其自然就好的家长……
正是因为自己在闺女上小学之前,也经历了育儿的瓶颈期,所以看到这些现象会感同身受。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自己的确受益良多。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当自己的子女出现各种问题时,我的情绪按钮会及时关闭,及时调整状态后再以更理性的方式进行表达。
其实,这些可爱的娃情感态度等都有改变的空间,最主要的还是看各自的父母,是否发觉到自己的不舒服,是否愿意学习和改变。作为旁观者,很清晰地看到哪些父母有意识地去努力调整,因为孩子的行为性情在变化了,因果相依不无道理。
再看看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教育不当导致孩子到高段出现了许多令家长难以接受的状况。很想帮助他们,但前提一定是家长自我感觉出现了不适,急需帮助的情况下,我们的积极配合才会有效。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怎奈多少为人父母者稀里糊涂地践行自认为最优的家庭教育理念,导致多少孩子成为不当教育的牺牲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