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即将到来,歌唱和课间操展演活动,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下午放学,我和耿老师、程老师一起研究场地,一起测算学生站位的距离。测完后,我们给地面画了线,学生一人一个点。
位置被确定后,学生站在上面,看起来整齐美观。体操站点儿选择在早上学生早读的场地,兼顾学生早读的座位,座位规范,也为早读排位置节省了很多时间,学生就按照这个位置坐。
晚上,三至六年级学生到学校练习歌曲和体操。教学生们又学习一首新歌《七子之歌》,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重点教三、四、六年级学生学习。我把歌词打印出来,每3个学生分一张歌词,和教五年级学生一样,先说歌词的出处,再学习新歌。
教歌中,我发现高年级的学生接触知识得能力要比低年级学生强,六年级学生学习一遍,就能把整首歌唱下来,唱得也很自然。低年级学生需要指导、强化,低年级学生唱得很卖力,使出浑身解数。
《歌唱祖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歌曲,所有学生提高嗓音,放声歌唱,发出的声音压过曲子领唱的声音。如果以今晚的状态参加“六一”展演活动,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学生们的体操做得也熟练了,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节拍做下来,个别学生还需强化训练,主要表现在动作不规范,太具随意性。如果汇报展演,还需再练习,矫正个别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同时,还需要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认识,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这项活动。
通过歌唱和课间操训练,我发现学校发展中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一次活动,能暴露一些问题。通过活动,改进一些问题。学校的办学水平会一点一点上升,如果单纯去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好多东西也许不切合实际。
给地面划线,让课间操和早读规范有序排列。划线也是一种艺术,看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并非容易之事。我们以花池边缘为基准划线,以地面上的水泥缝为基准划线,所取的点都出现了偏差。
最后,我们以教学楼为基准取点,所取的点很标准。教数学的老师还是有方法,程老师建议用三角板的90度角采横线和竖线,耿老师建议以教学楼的墙角为基准设点。把教学楼取点和三角板取横线和竖线两项结合起来。
有了标准,地面上的线直起来了。定住场地四边的点,其余的点需要把卷尺按列摆放,两边各一个人固定尺子。一个人在尺子上找准确的米数,越做越有方法,我们把所选的点用粉笔画圈儿,尺子上也显示标记。在爱人的辅助下,100多个点儿,很快就完成了。
给体操设点,给早读确定位置,是学校文化建设上的进步。“无规律不成方圆”,有了点儿,孩子们活动就有了规矩。
对山村学校来说,走向规范是方向,是发展的需要。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