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北漂族、上漂族......,今年一个词确频繁跳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老漂族”。
1
近期,日本NHK电视台推出中国“老漂族”纪录片:《中国的爷爷奶奶们,在大城市中挣扎着》,引发广泛热议。
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
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老人比例高达43%。有微型网络快调结果显示,74%的网友,身边有"老漂族";而"没有朋友"、"精神上缺乏慰藉"和"想家",被认为是漂妈、漂爸们最大的烦恼。
2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乡打拼。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子女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帮子女带孩子,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
片中侯女士为了照顾子女已离家5年,她说“本来说好带2年,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回去,结果二胎开放,又走不开了。”
她表示相比于担心子女照顾不来二个孩子,自己更牵挂在老家独自照顾老母亲的老伴,都是为了家庭,他在那里照顾老人,我在这里照顾子女。
甚至感叹:
我们这一辈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下一辈人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记者在片中采访“这些老人们最大的烦恼,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社区总经理说:
主要的困难,觉得自己不是社区中的一份子,自我价值感不是很大,得到的支撑很少。
其实每次子女回家,老人都是渴望能和孩子沟通交流的,但是孩子们总是忙。
老人适应环境慢,但相较于思乡心切,生活圈小,“精神空巢”是老人最大的苦恼。
镜头里,阿姨开玩笑,回个老家乡亲都羡慕“被接到城里享福去了,子孙满堂的。”只有我自己知道,还享福呢,我们就是来给子女做保姆的。
除此以外“老漂族”还面临着有病难看,医保难报等窘境。侯女士有次生病,想回老家继续治疗的,孩子不同意,就还是留在广州治愈了。
她不解:
一辈子挣下点养老保险,到老了却用不上了,有时不明白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
末了,她对着镜头感慨“中国传统就这样,能怎么办,还不是为了子女,健健康康就好。”
不知道她这句话是释怀还是解释给自己听,应了日本人说的:“中国老漂挣扎于飞速发展的社会与爱之间,最后多是无私地为家庭奉献。”
网上有人吐槽,“老漂族”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产物,是时代发展老人的宿命。
3
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家乡。“老漂族”一把年纪,重新适应一个城市,甚至是一种气候,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才让“老漂族”能够安心住在女儿家呢?著名作家毕淑敏建议要从多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是儿女要知道感恩,要给父母一个舒适的心理环境。毕淑敏说,很多老人漂在陌生城市,是出于对儿女的爱。孩子们别觉得那是理所应当,孩子们要懂得表达感恩和爱,老人会听到、记在心里,也可以战胜很多心理上的疲劳。
老人呢,也要理解儿女的难处,能伸手帮助的时候就尽力而为。不过也不要觉得自己是他们的额外负担,毕竟我们血脉相依。在教育孙辈时,尽量尊重儿女的意见。
毕淑敏说,希望老年人能够妥善处理两代人教育理念有分歧这件事,让它变成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美好回忆,因为孙儿们会慢慢长大,他们也会记得在他们年幼的时候,祖辈所给予的巨大帮助。
毕淑敏说,她认为老年人离开了原有的环境,进入到新的地方,应该有意识地去扩大自己的交往面,在这个实际生活当中建立起新的朋友圈子来。“这个对保持身心健康,处理好关系,包括交流必要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多开导父母,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建立社交圈;父母们放宽心,既来之则安之,主动融入新环境。且把他乡做故乡,儿女和父母都需要做出努力。当然,还少不了健全的医保机制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4
外国人带娃怎么这么轻松呢?
看看美国人带娃,一位旅居美国的宝妈介绍:美国邻居有三个娃,而她只有一个娃确远没有美国宝妈的轻松,在带好三个孩子的同时,这个美国宝妈每天出门都是打扮精致,从容不迫。
通过观察之后,她发现,美国宝妈从孩子很小就开始了daily routine(日常程序)的建立。日常程序就是一个规律性的生活作息,让孩子懂得事情发生的顺序感。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严苛的日程表,不是到了几点必须做什么。而是将一系列行为变成自主的自发的惯常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美国父母建立日常程序的方法。首先是培养晨间程序。用卡片将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画出来,告诉他(她)每天早上,你要开始学会自己做好所有准备,包括起床、刷牙、梳头发、穿衣服等。
其次就是培养饭前程序。让孩子在餐前乖乖地先洗手,然后把餐具从厨房拿到饭厅的桌子上摆好。孩子吃完饭后,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做的饭。然后把自己用过的餐具放回厨房的水池里。
再就是培养睡前程序。睡前程序里可加入了一段亲子游戏时间。每天陪孩子聊天、画画等等。让他(她)拥有更多的绘本和游戏时间。这样,在孩子睡下后,父母则有了更多可支配时间。
再来看看法国人带娃,包括以下几点:
善用各种工具和功能
必须合理安排时间
孩子们的协助(给年幼的孩子合理的安排家务)
严格执行的家规
尽量在家里创造适合孩子的环境
规律安排新生儿的起居
所以,中国人带孩子难,改善国家政策是一方面,更高效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样重要。
5
要想老漂族获得幸福感,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老人的晚年生活,也要自己做主,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养老方式,而并非只围着儿女转。决定随子女异地生活,就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入乡随俗”,主动融入周边环境,培养一些新的兴趣,让生活充实起来;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区的老年活动,常与街坊邻里交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另一方面,子女们要从细节入手,关心父母,帮助父母融进新生活,真正理解父母的需求。陪伴是最好的孝心,子女要多与父母聊天,了解和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帮助老人化解不利于身心的不良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