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量指标
获客量:下载APP或成功注册的新用户数,通常以设备信息作为标识。
新增用户数:成功注册的新用户数,通常以账号信息作为标识。用户注册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获取用户信息,以便于后续进行各种营销推广活动。
(1)数量指标
获客量:下载APP或成功注册的新用户数,通常以设备信息作为标识。
新增用户数:成功注册的新用户数,通常以账号信息作为标识。用户注册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获取用户信息,以便于后续进行各种营销推广活动。
(2)质量指标
网站渠道指标有PV :网页浏览数量,UV:独立访客数量
活跃用户数:通常有日活(DAU),周活(WAU),月活(MAU),活跃度(=活跃用户/总用户),活跃用户构成(新老用户、性别、年龄等)等指标。
留存:通常有次日留存、7日留存、月留存等概念,留存在一定程度是能够反映出渠道的质量、渠道与产品的契合度、以及渠道是否存在作弊等信息。
付费客户数:通常有首日消费客户数、次日消费客户数、7天消费客户数、30天消费客户数等。
客户转化率:指由用户转变为客户的数量占比,是用于评估渠道或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3)收入指标
渠道ROI:即该渠道带来的收入/该渠道投入的成本
ARPU值:平均活跃用户收入
ARPPU值:平均付费用户收入
客单价: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
GMV:成交总额
等等
从以上指标不难看出,渠道的指标流程与AARRR漏斗模型重合度较高。AARRR漏斗模型是Dave McClure 在2007提出的客户生命周期模型,解释了实现用户增长的5个指标,分别是:Acquisition(获取)、Activation(激活)、Retention(留存)、Revenue(收入)、Referral(自传播),也被称为海盗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获客和维护客户的原理,也能很好地对渠道质量进行判断。
1、渠道考核的指标
(1)按照线上渠道从广告曝光到用户点击、激活、注册、登录、付费的流程,我们可以推出如下指标:
CPC:单个点击成本。 CPC=广告投入金额/广告带来的点击用户数
CPA:每个激活用户的成本。 CPA=广告投入金额/广告带来的激活用户数
CPR:每个注册用户的成本。 CPR=广告投入金额/广告带来的注册用户数
CPL:每个登录用户的成本。 CPL=广告投入金额/广告带来的新登录用户数
注册转化率:用户从激活到注册的转化比例。
如上指标,也常常是出资方与渠道广告结算的计算方式。
(2)按渠道收益的评估方式,可以推出指标:ROI,即投资回报率,指投资后所得收益与成本间的百分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正比。
(1)象限法
之前讲解分析方法论时提到过象限法,也就是按照XY轴对内容进行分类。在渠道质量评估中,我们也可以按照象限法设定2~3个指标的考核方式,对指标进行分类,由此可以找出几个指标都很优秀的渠道。
比如,可以考核ROI和DAU(日活跃),就可以将渠道分为多个分类,如图就会看到第一象限中就是我们认为优质的渠道,第二象限是DAU不错但ROI较低的渠道,第三象限是两个指标都不好的渠道,第四象限是DAU不高但ROI高的渠道。根据这样的分类,就可以采用不同的运营策略。
(2)综合评价法
象限法最多只能考核2-3个指标,如果要考核多个指标,那象限法就不够用了,因此我们就想到了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分析,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进行评价。在综合评价中,有两个关键步骤:数据标准化和赋予权重。
数据标准化:
0-1标准化:将数据缩放到0-1之间的范围内。主要方法是:利用最大最小值来压缩数据
Z标准化:主要针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数据会呈现标准正态分布的特性,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赋予权重:
主观法:主观赋予权重,大致可以分为个人主观和专家打分。个人主观赋予权重,主要是根据业务特性,主观给予权重数据;专家打分,主要是将这些变量进行两两对比打分,具体的打分规则可以根据情况设定。
变异系数:用变异系数来确定权重,是因为变异系数可以反映数据的波动性。变异系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则说明该变量的取值差异越大,该变量越是难以实现,那么就越能将评价对象的差异拉开,就要赋予更高的权重。
主成分或因子分析的方差解释:利用主成分或者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在计算时获取到主成分提前变量时的方差解释率,这个也可以直接来当作权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