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绝客户现场做敏捷开发技术指导的实际经验,总结了一套企业级敏捷开发落地框架,取名为LeaRun,可以保证开发团队在项目上紧密合作,同时免于基础功能如流程、权限、表单等代码的重复编写,大大提高了效率。
LeaRun的定位:
① 可以落地:适合国内团队进行项目或者产品开发时的研发流程
② 可以扩展:小团队、大团队都可以适用
③ 价值驱动:基于用户价值是交付的原则
④ 风险前移:风险发现的越早,消除风险的成本越低
⑤ 易于实施:框架图就可以指导自行实施
LeaRun框架:
LeaRun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启动阶段和发布阶段。
启动阶段主要是为产品构建阶段做好准备,减少返工成本。关键的节点例如:
~ 最初的想法逐步细化为需求列表
~ 组建团队
~ 进行初步的架构设计
~ 建立需求的依赖关系
~ 对需求做敏捷估算
发布阶段主要是为了把产品制作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尽快上线并持续改进。关键的节点例如:
~ 拆分产品为多个子产品,保证每个子产品可独立使用
~ 建立标准发布规划,以保证系统测试、子产品团队、技术专家等多个团队高效协作
~ 子产品团队保证每个迭代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技术专家团队保证为子产品团队提供企业级技术储备和支持,系统测试保证每个子产品的整合测试以及非功能测试,以保证子产品整合为一个大产品后是可以工作的
~ 子产品团队是一个典型的敏捷团队
~ 交付阶段中产品上线后存在持续的运营和运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持续需求改进线上的重要Bug等。
~ 在整个交付阶段,商业价值驱动、产生较少的Bug、消除研发浪费是三个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说明:
① 产品和项目的研发稍有不同。产品的发布阶段包含构建阶段和运营、运维阶段,构建阶段比较短,更加专注在第一个稳定版本的发布,运营和运维阶段占据了产品研发周期的大部分;项目的发布阶段包含构建阶段和项目验收阶段,构建阶段比较长也更加重要。
② 对于产品,启动阶段会比较短,需要后续发布阶段,根据各种反馈做持续改进;对于项目则不然,启动阶段会相对较长,需求分析的颗粒度和详细程度也会不一样。
LeaRun应用场景:
LeaRun不但应用于大团队的开发场景,同样可以应用在小团队的开速开发、云开发场景、软硬件结合的开发场景等。
详情:www.learun.c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