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谁提议去图书馆,但是大家都没反对。下午行程大家则意见不一,原定计划是不下雨就白云山,lzc想看电影,如同上次大家不赞同他的大夫山登顶行为一样,这次也有很多拒绝的理由:“我和小胡看过近期热门的其中两部,剩下也没什么好看了……”“你今天出来一直在刷科目一的题,到时候花几十块钱去电影院,无非是找个凉快的地方睡觉罢了”,所以这一整天,每次出现旅途疲惫时lzc都忿忿不平跟在我们后面抗议:“我就说去看电影!”“早知道看电影好了”
接头一如既往,大家很没有默契地错开了,我在闸关处等,他们俩在地铁口外面,小胡去几公里外买早餐,想骑共享单车但是遇上了流氓软件,不下载不让开。我同情了一瞬间,后来自己也摊上这事。。
白云图书馆附近非常荒凉,没有hzq所说地铁口就有走鬼可以买吃的。我们一面走向那个据说形状像鸟巢,但是被lzc吐槽规模太小的馆,一面听他讲附近的房价。确认过眼神,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的盘。
过安检的时候又遇麻烦,我手机卡顿,半天出不来预约码。他俩看着我操作,不停bb:“你这手机除了大没有任何优势”“用了多少年?”最后还是没成功,幸好我昨天截了图,直接用了。
和其他新世纪的设计一样,内部是螺旋上升结构,空出一大片位置,而沿着四周的边边才是图书馆。楼梯的设计很妙,木质地板铺着一些软垫子,看到有年轻妈妈和孩子读绘本,旁边堆了一堆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体验比广图强,我觉得可能是广图太大,每个柜子里的书都差不多(我本身逛的也只是很小范围,按理说没什么批评资格。。),甚至同一本书几个版本也要放在一起,而这里一个类别的书可能种类比较丰富,(虽然我对挂着“欧美哲学”“中国哲学”名头却放着各种书名念出来我都尴尬的鸡汤书的行为十分不满)至少你能挑起来,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在某个杂志上看到的关于图书馆学专业的介绍。借了几本名家讲的历史,走到一处桌面是倾斜用于放书的桌子。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和历史卷子上出现的时候,我还能看懂他讲的东西(一点点),但出现在这种艰深晦涩的学术著作上,噢,勉强看了几页就把书放回去了,人贵有自知之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可读性能稍微强一点,虽然是类似古籍,知乎者也多一些,而且竖版繁体增加了阅读障碍,我最终也没有看下去,虽然装帧很精美。还有一本西班牙史,之前看小说主角学习其他国家历史的时候没有通过,我总是有一种奇怪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史书典籍多如牛毛汗牛充栋,而学习别的文化时或许会轻松一点的错觉,并不,虽然这本书很薄,我也看不了几页。第二次借书的时候评估了一下自身的水平,借了一些更像是野史的,不知道是不是在亲王(马伯庸)以后才开始流行的文体,但是可读性明显要强很多,那些正常人啃不下去的学术名词,作者研究出成果,加以适当的想象还原的历史场景,所以看了本民国和明朝。还看到了一整个柜子的广东省志,抽出一本看到里面是复印的古籍,也是竖版繁体,于是我想着历代县令刺史太守新官上任时所要下的功夫。整整一面墙的书,并且整整齐齐,内页干干净净,不像是经常有人翻的样子。我想起于谦烧掉那些黄册时内心的不安和痛苦。
还借了本列宁选集,看到很多反复出现的词语。像很多普通人一样喜欢发表意见,画出某个句子,然后在旁边评论“哈哈”或者“注意”,甚至是“废话”。这个专题也是很多本书,我想起看那些知青上山下乡的时候带列宁,到底带的是哪一本?
出来之后我听到小胡跟她妈打电话,说我们在山上,谁会一整天在图书馆,她都不喜欢泡图书馆,今天早上已经是时间最长的一次了。
共享单车真的是人类福音,我想到了某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低碳环保而且方便快捷,而且缓解交通拥挤,而且提高出行效率。 于是我们蹬着小破车,车篮子好像固定的不太紧,晃来晃去,尤其是我的包在里面很不安分,有一次甚至掉下来,我不得不在马路中间的小岛(双行道中间联通处,不知道叫什么)上停下来捡,差点落下了大队伍。于是到了某商业街,应该是开发的比较早,没有什么好吃的,企业集团垄断,是常见但是很贵的那几家。最后我们投骰子用点数大或者小的决定吃牛丼还是烤肉火锅。于是hzq打开了微信表情投骰子。。。。。
牛丼很香,但是温泉蛋是生的,虽然听说是无菌蛋,但是单说那个咸腥的口感弥漫在口腔,体验就很一般。吃饱喝足我们再次骑上共享单车向白云山前进,只是此时车把上又多了杯杨枝甘露挂着,期间我经常蹬腿的时候踢到,于是溢出来一些,到目的地的时候袋子已经黏腻无比,我嫌弃地提着。
一进门,看到个石凳,lzc兴高采烈地:“在这坐着吧,我刷刷科目一的题”。我们仨不为所动,扬言要留他自己留。我们拖着疲惫但仍能坚持的腿朝着山上走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走这么慢,我甚至没有想过计算我每分钟能走多少米,就是边聊边蜗牛一样挪,后来走台阶的时候,感觉它是朝着自己这边倾斜的,不仅要向上,脚掌还要有一个抓的力,否则就会向后倾倒。刚进门的时候有个小卖部,我们去看了一下,5块钱一瓶矿泉水,我们说都是刚进门的时候便宜,再往上走就看不见了。lzc一直坚持在每一个小卖部都冲进去看一眼价格,最后终于找到了hzq所说的售卖机买了罐可乐。(这没什么,真的渴的时候六块钱的怡宝我也买了。。)
在往上走到了白云飞索,因为那里有一处比较宽阔的平台,此时已经到了半山腰,能看见大半广州,我们一边念叨一览众山小,一边瘫倒在长椅上,对面小木屋挂着一个电视,反复放着旅游宣传片。在里面那个姐姐第24次喊“好刺激啊!!风一样的感觉!”的时候lzc忍无可忍:“这个女的吵死了,走吧……不行让我刷完这套题。”
走着走着到了一个停用的摩星岭售票处。牌子上写的是防汛需要,我说这个地方怎么会有水?hzq说:可能是黄婆洞的水?我很少来白云山,但是经常去越秀公园。我想起上次看到的那个黄道婆塑像,于是告诉他。物理班的扛把子挠挠头:“黄道婆是?”我提醒:“元朝那个为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他开心:“想起来了,我历史居然还没有完全丢掉!哈哈哈哈……”
买了票进门,闸口有一个机器,我下意识的把票上的二维码对着机子发光的地方,但是并没有出现想象中“滴”的声音,我又把它贴在感应的地方,也没有反应。头上突然传来一个大爷的声音,说可以直接进来,我抬头看到他坐在台阶上,一脸无语看着我们。他们仨立刻跟我划清界限:“你看你还在那弄”“哈哈哈哈哈我早就说了不是这样”
明明刚才还看得起劲。可能这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各自飞。。
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明明抬头就是从摩星岭散发出的柔和的光线(其实是刺目的阳光,这也是我们望而止步不想上去的原因) 于是我们席地而坐,甚至也不擦一下石阶,直接坐下来聊八卦。我看到很多大蚂蚁,有的比我的拇指指甲盖还大,大家说,这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扯了堆地理生物的专有名词。
休息了很长很长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每个人站起来,腿上都是各种被虫子咬过的瘙痒。登顶的喜悦还是被“海拔343米”冲淡,我:?这么低?
摩星岭上面有很多同心锁,xxx和xxx永结同心,百年好合之类。我只对一个牌子感兴趣:“希望清华读书期间万事胜意”。。。。
站在栏杆旁边,有一瞬间什么也不想,大脑一片空白,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有7,8分钟的大脑放空时间,有利于什么什么的。再然后就是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当然这里只有铁链子,可能不利于抒发诗兴。再然后就是隐秘的角落和“我们去爬山吧”。再然后就是无所事事,眼睛没有聚焦,随便盯了一个地方。至于风吹过来特别凉爽,我和小胡地理魂,开始想山风谷风陆风海风,狭管效应。我说大雾弥漫,笼罩山脉,看不清远处,但是大家又说那好像不是雾而是云雨,你看远处有一片地带隐藏在云朵下的阴影里。又说某个地方好像独享有一份阴凉,甚至只有那一片天空阴阴沉沉,山雨欲来风满楼。 更远的地方看到白茫茫一片,水光出没在参差的楼间。大家关于广州的海拔地平线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又猜测是海或者某个比较大的湖,理由是旁边还有一个类似江心岛的东西。最后终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可能是白色的高铁吧。
下山的时候走了另外一条路,这也是我们悲伤故事的开始。。 这里比大山还要大山,窄窄的路只容一人通过,而且旁边没有护栏,旁边不是万丈深渊,但是跌下去后果也不堪想象。浓密的树林里经常传出奇怪的声音,蝉或者蛙鸣也就算了,还有些类似人猿嚎叫,哀转久绝。我起先走在最后面,总感觉后背凉凉的,要时不时回头看一下。我让lzc到后面去,这家伙跳起来:我就不!很谨慎地防止我超过他。后来我到了最前面,把伞柄抽出来,做着很无用的抵抗。lzc:嗯,有什么事你首当其冲,我们就立刻跑。
走着走着到了一个岔路口,一面是陡峭但是看上去很快就能逃出生天的楼梯,另一面是继续蜿蜒的山路。从那些盘山公路的照片能看出来,为了让坡度缓一点,路程和位移必须舍弃一个。所以走山路就必将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和脚力。这个时候下起了雨,还有隐隐雷声,各种山林里面遭雷劈的新闻看多了,大家都出一身冷汗。一路走一路念叨:“希望都是下坡路都是下坡路……”十分钟过去,有一个明显向上的台阶,四个人顿住,面面相觑,hzq上去看了一眼,垂头丧气回来,说一直都是上坡,走下去可能要回山顶。千辛万苦回到原来的路,千辛万苦下山,见到人烟的一瞬间,我对“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充满认同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