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飞清露之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李白是中国诗坛巨擘,古往今来无几人能及。然,其志不在悠游林下,在庙堂之上。这首言志,满满的失落,浓浓失落之余的自勉。
【五古·冬夜醉宿龙门①觉起言志】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②版筑臣,李斯③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④。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注释】
①龙门:龙门石窟,在洛阳南二十里。
②傅说(约公元前1335-1246年):音fù yuè。传说曾为筑墙奴隶,后辅佐殷高宗武丁,成就“武丁之治”
③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荀子学生,初为郡吏,后入秦为吕不韦舍人,被任为郎,再任长史,拜客卿、廷尉、丞相,辅佐秦始皇灭六国,立制度,废诗书,定文字。
④梁甫吟:梁甫为泰山脚下一小丘,多墓葬,《梁甫吟》遂成葬歌体例。西晋陆机(261年-303年)以此体例赋诗,感叹岁月流逝,人生苦短。
【感悟】
此诗诗眼在最后两句。应该是李白三十二三岁奔走两京,无人赏识,饱受世态炎凉的感慨。受挫之后,李白立下了“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的志向,令人钦佩。自古官场因人成事,因人败事,党同伐异,直臣不多,孤臣更少,能不低三下四、趋炎附势已是清流了。诗如其人,李白之志虽失落于政坛,却弘扬于诗歌。少一治国安民之官吏,得一能千古绝唱之诗人。幸乎?不幸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