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与低劣的情绪,而是能够无限地自拔与自我更新。
0
如果没有起点,你如何能够跳跃。
起点是仪式。意味着抛弃过去,重新开始。可讽刺的是,我们从来分不清哪一点是起点。如果对过去没有足够的认知,怎么可能放下过去,轻装前行。我们还是在走过去的路,还在为同样的问题烦恼。
1
人类最深刻最古老的情感是恐惧,而恐惧中最大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恐惧往往在等待中发生。等待过去的自己被评价,祈祷将来的自己足够幸运。等待状态中的时间是静止的,充满细节的回忆仿佛一瞬间就打开了闸门,每一帧的画面都在诉说,“我想重新来过”。我想这也许就是反思与总结不被人所接受的原因之一,遗忘是面对伤痛的最好方法,反思总是重新揭开伤疤。
对未知的恐惧似乎已经被人类征服。面对困难,我们安慰内心,“对明天有信心”“相信困难总会度过去的。”“只要做好当下,未来总会有收获”。这些正能量暗示削弱了我们对未知的恐惧,事实上恐惧并未消失,只是转化为了另一种表现方式——焦虑。
恐惧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危机意识。遇到危险,我们随时准备逃跑,也准备反击。那些号称想靠扎实的基本功,周密的调查,科学的实践方法,增加自我的信心,就想迎接恐惧,战胜焦虑的人不懂危机的意义。危机让你恐惧,恐惧让你握紧手中的剑,双脚发力,催生勇气。
1.414
媒介即信息。 ——《娱乐至死》
可以传播信息的物质都是媒介。在媒介中传播的信息,必然随着媒介的不同而改变。
工具是媒介的一种。
一个人如何对待工具,反应了他如何对待信息。对待工具的态度,反映了他思想的深度。
2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意志消沉,丧失信念。
e (=2.7...)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认识自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事实上,我们既不关心自己自己,也不关心他人,更别说深刻地认识了。
因为我们处在自己视野的盲区。你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看到的都是外界。除非带着一面镜子,看见自己的时间是很少的。自己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对象。我们有时候不小心就进入了「忘我境界」。
索罗斯反身性原理
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掌握到完整资讯,再加上投资者同时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令其对市场产生“偏见”。
自己不只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变量,还是很大的变量。过的好不好,事情成不成,很大的问题都出自「自己」这个变量。
查理芒格讲过一句话:手拿铁锤的人,倾向于看什么都是钉子。意思就是我们这个变量的属性,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甚至自己这个变量的属性,有时还会让我们相信不存在的东西。
这基本就是心理学所谓的「自证预言」
我思故我在。我们周遭的世界,是我们亲自找来的。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因为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自我的镜像。
3
世界因「我」而来,改变自己这个变量,是所有改变世界的措施里,威力最大的。
改变别人是一件成功率很低的事。按照这个出发点,沟通会变得咄咄逼人,让人倍感压力。
事实上,我们周围的人,也常常寄希望我们能改变,因为我们自己身上一定存在一些问题,而那是最被自己忽略的变量。
改变是一个必须自己完成的事情。最关键的是不要把自证预言用反了。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但无论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这世界都会逐渐证明你是对的。这就是自证预言想说明的一个细思恐极的道理。
π(=3.1415926... )
光锥之内,就是命运。 ——《三体》
时间会膨胀,也会紧缩,这取决于人如何对待时间。不辜负韶华,不辜负机会,对自己负责,时间流逝地也越慢,因为沉甸甸的果实,满满的记忆加重了时间的步伐。
每个人的人生进程不一致。义务教育和大学制度的推广,使得同龄人或年龄相近的人有了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机会,但往往造成了我们的错觉:
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不要挑战大多数人,不要脱离群体独立独行。
但却忽略了每个人成长速度不同这一要素。有的人十一二岁就表现地像个小大人,有的人二十多岁自我意识还未觉醒等等。再加上家庭因素,生活环境地不同,更加剧了人们成长速度不同这一现象。可世俗的价值观却教育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上学,工作,谈恋爱,结婚,有小孩......可见有多奇怪。
纵然隐藏在按部就班的大军之下,不会出多大的差错,但却忽略了个人的差异。矛盾一旦爆发,往往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忽然跌下轨道。
越早认识到成长速度不同的人,心胸越开阔,同时也对未来更有勇气。
4
熵在增加
数字的成长速度也是不同的,你觉得计数按照0,1,2,3才是正常吗?不,那是最偶然的事情,也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和谐之音。现实情况总是杂乱无序,自然数e, 圆周率......都不是整数。熵在增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