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信里有很多群,但我基本不发言。因为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患了微信群发言恐惧症。我的视角和观点比较与众不同,而群里总有一些容不下奇葩观点的人。虽然不发言,还是会经常看各个群的信息,旁观那些时不时发生的论战是很有意思的事。论战刚开始是温和的,但没两句其中一方就会恼羞成怒,于是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火药味。虽然观战这种行为看起来很“无耻”,但人家争论的时候,支持任一方都会得罪了另一方,更何况,有时一言不慎,把双方都得罪了。
我所去的教会也有个群。教会的会友都比较稳重,不会轻易发怒,但偶尔群里也会发生不愉快的论战。
两天前这个群就发生了不欢而散的争论。论战的导火索是一个群友王姐认为在即将到来的加拿大大选中应该选保守党党魁当总理,而另一个群友李哥则认为政治太肮脏,基督徒应远离政治,不应该被某个党派所利用。双方都引经据典,辩得不亦乐乎,恨不得对方俯首称臣。
其实在我看来,参不参加投票,投票选哪个党,是每个人的选择。李哥觉得政治肮脏,可以不投票。王姐想投保守党,就投上自己认为神圣的一票。但如果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真理,其他人的观点是谬论,口水战就在所难免了。
最近看一部老电影《勇敢(Courageous)》。在电影的开头,影片的主角之一内坦在一个加油站给车加油,加完了油,就去收银的地方交钱。一个人乘内坦不注意,跳上他的车把车开跑了。内坦发现后,疯狂地去追,并跳上车的左侧抓住侧视镜。窃贼想方设法想把他摆脱都无法成功。后来警车赶到,拦下了车,抓住了窃贼。警察打开后车门,发现原来车里有个婴儿。
相信大部分成人跟内坦一样,为了保护孩子,会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我发现人们把自己的观点和信条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来保护。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就会感到危险临近,做出保护自己孩子的行为。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认知失调,这个理论可以解释这种行为。用盲人摸象的故事来说明吧。
四个盲人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看不见,那就摸吧。盲人老赵摸到象身,认为象长得像一堵墙;盲人老张摸到象牙,认为象长得像光滑的棍子;盲人老钱摸到象腿,认为象长得像柱子;盲人老李摸到象尾,认为象长得像蛇。盲人老赵听到朋友们说象长得像棍、柱或蛇,这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认知让他很震憾。内在的认知失调促使他要做出选择,他要么相信朋友的话,要么让朋友相信他的话,这样认知就能和谐。他极其相信自己的感觉,明明刚摸到像一堵墙的,所以他选择了去说服他的朋友们。而其他几个盲人也相信自己的手,这样他们就陷入了无何止的争吵旋涡。
当这个观点或信念为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人所拥有时,群体成员会更积极去维护这个观点或信念,因为他知道背后有强有力的支持。被支持和支持其他成员都能让人产生一种集体感动和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也激励着他们下次继续维护集体信念。
这样因认知失调引起的不理智行为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真相,让一个集体沉湎于自我公义和夜郎自大。
当我们感觉到认知失调时,或者说因为听到不同的观点而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时,其实也是我们成长的契机。盲人老赵如果听到老张说大象像棍子后,不是急于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尊重其他朋友的观点,亲手去摸一摸老张摸的地方,再去摸一摸老李和老钱摸的地方,那么他对大象有个更全面的认知。
要做到尊重其他人的观点,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错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从“我不会错”或“我们不会错”,到“我也会错”或”我们可能会错”,是认知上质的飞跃,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但一旦做到,你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