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顾目标:回想当初的目的或期望是什么
先对自己提问,最开始制定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最开始制定的计划是讲课的时候放开。
预期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是什么?
预期的风险是放不开、太刻意。
应对措施是模仿别人讲课,模仿的过程又有点邯郸学步。
想想设计的初衷,把工作过程中容易忽略掉的问题同时补记出来。
容易忽视掉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发现问题,但有的地方需要改进。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的重复,最后变成了自然。
2. 评估结果:和原定目标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结果和目标的差距:以为放开,但实际上还是没放开,会有个刻意的感觉。
工作目标是否实现?结果是目标没有实现。
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如何?没有工作计划,每天走一步算一步。
预期风险是否发生?好像是发生了。
应对措施是否有效?应对措施是有效的。
工作中有没有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意料之外的事。
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对现在的工作有何影响?
根据答案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弥补缺失,从而形成完整闭合的工作流程。
3. 分析原因: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针对问题去做深入的研究,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比如说PPT之间的衔接确实自然了,但终究不是我自己的。
在评估完结果后,就到了复盘中的核心环节,就是分析原因。能够实现改进,取决于原因分析得到不到位。具体来说就是更深层次的挖掘,你的工作目标没有实现、或是中间环节出现何种纰漏,都要深刻分析原因。这其实是对执行过程的一种复盘,也可以从自身和服务对象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
4. 总结规律:通过以上的分析找到事物更有效、更符合本质规律的做法
更有效,更符合本质规律的做法:可以模仿,但是要去分析。分析完规律,形成文字总结出来,并在后边的过程中不断的检验,形成一个闭环。认识、总结、实践,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的过程。
其实这一步骤也就是总结经验制定更有效的工作方法,相当于对整个过程的回顾,针对产生的问题提出系统的改进方案,并照此执行。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过程均需要记录,并做好资料的归档。最好一周或一月进行一次工作复盘,同时,对于改进方案的落实,有必要设立监督工作机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