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她,你为什么不拉?”孩子爸爸问我。
“我为什么要拉?你在教育孩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目的是一样的。你想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能左右得了吗?”
“你知道我打她打的有多狠吗?嘴角都打流血了。”孩子爸爸很心疼地说。我听后心里也是一抽。但没有多说什么。
每次孩子的爸爸回到家都会同孩子逗闹,也许作为一个男人他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为此我曾提醒他:不要动嘴同孩子斗,这样孩子怎么尊重你?不要动手戳孩子,你的手劲很大,你自己感觉不出来。但他喝点酒之后会依然如旧。女儿每次见到他,跟猫见到狗似的,浑身毛都会竖起来。
而这最严重的一次,是他让女儿做事,女儿开口就是“不”。并且一直很坚决的说着“不”,我在厨房听得很清楚。说着说着两人就闹僵了,他就动手了。我走出厨房看到的是女儿蹲坐在地上,我没有吭声,好像没看到似的穿过客厅到院子里拿菜,儿子当时还没开学,我看到他在自己的卧室坐着也没出来劝。
第二天,孩子的爸爸去上班后,我对女儿说:“你知道昨天你爸打你,我为什么不拉吗?他的行为的确有点过激,但你的表现的确不够好。每次让你干家务活你很少很爽快的去做,自己的衣服也很少自己洗,让你干活你常推脱。吃的这么胖让你锻炼,目的还不是为了你。以后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继续在两个小时以内。”女儿没吭声,我没再多说什么。
而事实是女儿开始改变,主动刷碗刷锅,主动开始锻炼。昨天晚上,他的爸爸进家门后,主动喊爸爸并给自己的爸爸倒水,告诉爸爸自己已经做的事儿。
今天早上他爸爸对我说:“没想到孩子变得这么好!”
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打”也许能够立即解决问题,但“打”后的“教育”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