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总会收到母亲发来的包裹。煎饼、手磨麻汁、初冬挖下烫好冰冻着的荠菜、蒸好的年糕、疙瘩咸菜、玉米面、豆面儿…
本来是习以为常的事了,今年收到这些东西却感觉无比欣慰:煎饼是老妈买起了小米大豆玉米麦子,然后送到煎饼铺子,看着人家磨好摊出来的,各种粗粮的比例刚刚好,入口香味浓郁且好咬,这是好煎饼的标志。
76岁的老妈,本来打算冬季过来住一段时间的,无奈疫情迫人,不得走动。甚至78岁的老父亲,也被按老党员来排了值守的班。比他大两岁的大爷也排了班。可见乡村疫情防控并不是盖的。
收到的第一时间,我把煎饼、麻汁酱分出一部分给闺密送去。因为她同样高龄的老父亲,来自北方的老父亲,患过大病走出病痛的老父亲,好吃我家里那种地道的粗粮煎饼。那是从深圳某些地方买到的煎饼没有的味道。
这段时间,密集的有关老人患病的消息,让我对康健的老人们充满了感恩。
一个笔友的母亲不能下地了,她不得抛家舍子赶回去。因为她哥哥一个人照顾不了老年痴呆的父亲和躺在床上的母亲。天天的吃喝拉撒,费尽心思地喂药、理疗,不论你心里多么着急,在老人面前你得装出快乐的样子。
奔五的中年人啊,太不容易!
儿子同学的外婆,前几天突然地丧失了行动能力躺倒了,检查说钙质流失严重再也站不起来了。当女儿的心急火燎却怎么也拿不到可以回去的审批单,学校的通知是非必要不离深,尽管她家乡完全与疫区不搭边儿。
朋友的老父亲进了ICU,一周后转出来普通病房,大伙儿双手合十感谢上苍的恩典!这个年得蹲守医院了,但只要老人的病日渐起色,在哪里过年都没有所谓了。
多么难啊!上有七老八十的爹妈,下有青春叛逆的儿女。或者还做着一份提心吊胆怕被淘汰出局的工作。
往后的日子,好日子,在哪里呢?
再也没有比今天更好的日子了。如今高堂安康,儿女上进,自己的身体也还很棒。
人生的路越往后半段,越艰辛,远的事儿近的事儿会迫着你。
自己在体力精力上也越来越力不从心。老人安好,便是晴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