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和K哥一起吃午饭,聊到了他五一结婚又推迟的事情。K哥本来是计划在过年期间结婚的,因为疫情原因推迟了。这次五一计划好的,又因为老丈人的一些反对推迟了。
看的出来,K哥这段时间过得很压抑,刚到三十的年纪头上已经有了些许白发,眼角的愁容怎么也挥之不去。看着K哥狠狠灌了一口可乐,埋头吃起饭,还是有些感叹的。
K哥是家中长子,来到上海打拼。从去年起,就是父母不断的催婚催婚。然而K哥本身才从上一段感情没走出来多久,其实本身想缓几年再说。然后,有时候父母给予的压力如排山倒海般袭来,让人无处释放、无处可逃。K哥妈妈直接逼他结婚,今年不结婚就直接拉他去派出所断绝母子关系。以前我们都以为催婚逼婚很远,父母为了这个也不会这么夸张。但是铁一般的事实展现在眼前。
K哥的母亲用这种方法成功了,成功的逼K哥相亲,然后很快的就要结婚了,也很快的把他的儿子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他的活力点点丧失。以前很多的东西也失去了兴趣。
为什么K哥会被动全权接受呢,为什么K哥的妈妈会把儿子逼到这样的地步,甚至有一丝抑郁。我不相信给儿子出钱出力的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还是,这个世界只看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挺悲哀的现状呢。
当然,这个话题谈起来就会很深远了。
1 明面的解释,K哥的妈妈,其实更爱自己。因为她的环境、她的世界观都合理的认为男的这个年纪这个时候就该结婚了。不结婚就是不孝,她在她的朋友圈就抬不起头来,这是对她几十年的一个否认,这个她不能接受。
2 其实,中国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更多的非是一种无私的爱,也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在。很多父母理所应当的会认为把孩子养大,孩子结婚了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是一种传承和使命。所以K哥的妈妈才会急着逼K哥赶紧结婚生孩子。在那一瞬间,K哥妈妈对于自身任务的完成以及自我面子的维护才会致使她说出来断绝母子关系的话。可以说K哥妈妈肯定是爱他的,但是在那一瞬间,其他的一些东西已经压制了那份爱,让她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痛苦、自己孩子未来可能遭受的磨难。一个人的心只有一个,专注了自己,就很难专注他人。这个理论哪里都适用。
中国式的父母,大多数在家庭拥有决定权,习惯性的控制,而子女习惯性的被控制。
当然,个中原因还有很多很多很复杂的东西,我们值得慢慢思考,涉及了太多太多。
武志红的心理书中描述了大量的关于中国子女和原生家庭之前的事情。东西方的养育之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异。 东方文化是他律他制,父母制定了这个规则,你要符合他们的规律,这叫做让孩子从小围着父母的意志转,但是在西方的这些养育之中,其实是自律自制。我听到一种理论,说这个父母,你就别把他们想的跟圣人似的,或者说他是在孩子身上找满足,或者自己没实现的梦,要在孩子身上完成。爱不是本能的吗? 我越来越不知道什么叫作爱了,我越来越看到有个东西,就是权力在家庭中。
原生家庭问题,其本质是因为权力结构。权力是中国家庭绕不过去的东西,基本上在中国,如果有父母虐待孩子,记者都会说他的教育不当,如果父母怎么怎么样,都说这个父母本意是爱孩子的,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发泄自己。 然后道德舆论和文化,包括父母,包括孩子都可以说这么做都是为了爱你,这不胡扯吗?很多时候父母就是在干一件错误的事情。 如果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个具体的错误,我们必须要分谁对谁错,要分得很清晰。
K哥这个问题的一个核心点有一个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K哥和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都不够强大,而K哥又依赖着父母的经济支持买房成家。自然而然,他在家中的权利和地位不会很高的。被父母支配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但凡想一下,如果父母层次特别高,那眼界高境界高,看的就会更远。看到一件事更远的后面的影响。同样的,境界高就不会很受外在评价影响自己的决定。很明显K哥目前是由于各种环境的因素做出的决定。大家鲜少看到多少富二代催婚,仅仅是因为钱么,格局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如果K哥自身足够强大和独立,也不会做出眼下的选择。
所以,有果必有因,一切在自身。你不努力,总有一些东西会逼着人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