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清楚教育孩子的目的吗?
——观《学区房72小时》
《学区房72小时》电影情节不是太复杂,大概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为孩子购买一套位于老牌市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教授为了孩子和妻子离婚后还住在一起。教授和富二代学生发生了师生恋。学生为了所谓的爱情不愿意出国学习。而富二代的家长为了让孩子的出国申请顺利通过,家长让老师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把成绩改高,而且为老师送礼。大学教授为了学区房降价把也是学区房的房子低价出售。房子买主一个是保姆,一个是富二代的家长。保姆给儿子买房,否则儿子的对象就会分手。而且保姆购买房子之后,房产证上写媳妇和岳母的名字,房子也要留一间房子给岳母,却没有给这个保姆母亲。早已签订合同的学区房忽然毁约提高房价,而富二代的家长也提高购买的价格而且是付全款。前一天晚上,教授和保姆签订了合同,并且把收取了定金。面对两个矛盾,教授开始选择和保姆毁约,最后,前妻借到了钱,教授和保姆完成了交易。保姆的儿子如愿结婚。结局很有讽刺,购买了学区房,而这个学校却迁出了原来的地方。学区房瞬间没有价值。
这个影片中值得思考的地方:
三个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教授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到优质的小学,不惜一切代价的购买房子。教授除了上班之后,还要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这个还是幼儿园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几乎都在各个辅导班读过,尤其是马上升小学的阶段,教授不让孩子去幼儿园却找家长去给孩子提前补课。教授这样的为孩子,孩子快乐吗?教授和前妻没有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也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吃一顿披萨都是奢望。教授从来没有考虑过是不是进入了优质名校之后,孩子就会快乐?孩子进入名校之后,孩子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成功呢?而这个方向是不是孩子期待呢?保姆为了儿子能够结婚,也是不惜一切代价。而儿子更像是妈宝男。剧中妈妈用摩托车带着儿子去找女朋友,妈妈为了房子和教授争吵,儿子好像与己无关。女朋友为了房子分手,儿子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杀。没有任何的担当责任。我很担心这样的孩子即使结婚之后,碰到问题又该怎么解决?他的意识中没有解决问题的想法,而更多的是索要。这样的儿子后来有了子女之后,又会怎么呢?富二代的家长钱不是问题,孩子的零花钱就是一般家庭的庞大收入。家长为孩子安排了出国学习,而孩子的能力和心思却不在出国学习。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共同围着孩子转。三个家庭都是家长在做决定,却没有与孩子进行任何的商量或者征求孩子的意见。预期是为孩子考虑,还不如说这是家长自私的表现,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尤其保姆的孩子现象更是值得思考,能够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工作,并且找到本地的对象,这个孩子应该是很优秀。可是,孩子面对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却值得怀疑。一个学业优秀的孩子社会的适应能力却是非常的低,这是教育的问题还是母亲教育的问题呢?这个孩子一定程度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富二代看似不为金钱发愁,却和孩子的关系是很差的。三个家庭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应该是对孩子的陪伴过少,和孩子的交流过少,都是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