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他突然说自己好多烦恼啊。但是等我自己静下心来的时候,突然好奇,孔子是怎么解决自己的烦恼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孔子认为,心中有仁的人,可以做到没有忧愁。
但在孔子心中,能做到“仁”这个境界的很少。所以“仁者不忧”只能当成最高目标。
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说“确定吗?不忧不惧就是君子了?”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可见,一个人能做到“内省不疚”,也是可以祛除烦恼的。那怎么才能内省不疚呢?
最好的方法其实是王阳明提出来的“致良知”。
“心自然会知”,只要切实就每一件事上致其良知,那就是“此心光明了。
——————————————————
题外话:
本来是因为要研究王阳明而读的《传习录》,后来发现王阳明讲孔孟讲得太多了,为了更好理解王阳明,去读的《论语》。现在居然从论语又得出了“致良知”之学,兜兜转转又回来了,真是奇妙至极。
当然,关于内省的问题,《论语》原文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分别说了“仁”的两个方面,忠与信。还说了“传”,或者叫“学”。再次感受到了孔子所说“不如丘之好学也”的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