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陕南石泉行散记

陕南石泉行散记

作者: 张先德 | 来源:发表于2021-01-01 12:31 被阅读0次

7月10日,笔者陪同湖南华容县张劲夫妇和张平先生,到陕南安康市石泉县拜访同宗、查阅族谱、寻找先祖。四天的行程,有幸体验了石泉的风土人情。

清早6点,张劲夫妇从长沙出发,我在益阳朝阳收费站上车,再转道南县杭瑞高速入口处接了张平之后,我们就正式出发了。全程高速,本想在高速服务区中餐,但是,湖北境内的服务区却无这项服务,或许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之缘故吧。中午12点,我们只好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店垭服务区附近下了高速,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无名农家乐餐馆,用了中餐后,即返回高速继续赶路。下午6点30分,我们经过千余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石泉县池河镇,入住宗亲为我们精心安排的河源农家宾馆。之后,石泉宗亲张泉、张锦奎、张军、张军期、张斌、张洪期、张祝期、张辉雄、张辉银等一行,在五爱村委会旁边的“五爱汉子农家乐”,为我们一行4人接风洗尘。

11日上午9点,张泉、张锦奎等如约给我们带来了光绪版《沩宁山底张氏族谱》。不到十分钟,我即在该谱的第七卷中,找到了张劲先祖张泽桂,十分圆满的完成了本次行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之后,张劲决定,复印该谱卷五(总世系)和卷七(支世系及齿录)。

找到了先祖,本想立马返程。但是,热情好客的宗亲们不肯“放行”,再三挽留我们在当地走走看看。盛情难却之下,只好听命。利用上午空余的时间,我们到湖南宁乡迁陕西石泉第一代先祖培沅公的墓地祭拜。

下午,又到石泉县旧城区的汉江石泉古城游玩。先后参观了禹王宫、江西会馆、石泉县署(老县衙)、汉江“石泉十美”等景点。在石泉古街人行道两边,一排排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十分整齐洁净。临街的一楼门店中,石锅鱼餐馆一家连着一家,诸如鲁记石锅木桶鱼、太翁石锅鱼坊、忆西江石锅鱼坊等,目不暇接。据传,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至三江口,发现一老者用石锅煮鱼,竟然神奇美味,原是依据祖传秘方所烹制。而秘方就是36味中药,加上10多种佐料,由石锅精心熬制而成。具有麻辣适中,活鱼纯味,清香可口,去毒养颜等功效,因而名扬四海。

下午4点,张泉等人还召集了一个湘陕宗亲见面会。会上,大家交流情况,相互学习,互致问候,并共同表达了同根共祖的家族情怀,期盼之后加强联系,编修好家谱,教育好后人,为先祖争光,为张氏添彩,为家族兴旺而努力!

12日上午,根据张泉等宗亲的安排,10位宗亲陪同我们一起到鬼谷岭游览。

鬼谷岭位于石泉县城北部的云雾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县城30公里,是汉江流域一座道教名山,有“陕南小武当”之称。云雾山雄奇险峻,气势磅礴,主峰被五条苍劲绵延的山脉托起,喻为“五龙捧圣”。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峰峦叠嶂,茂林修竹,古树参天,共有大小山峰47座。主峰鬼谷岭海拔2008.9米。景区面积513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8%,70多处奇绝幽美的自然景观可供游玩。

云雾山主峰鬼谷岭,尚有规模较大的天台观文化遗址。鬼谷岭天台观始建于西晋,发迹于隋唐,鼎盛于明清,毁于“文革”。如今的天台观遗址上,昔日的玉石栏杆散见于地,道观的南门石枋尚存,石柱基石周身雕有莲花纹饰,飞龙缠身,图案细腻清晰。石门枋正中,摩刻有“云雾天台”四个大字,雄姿古穆。大门前有两个大理石雕狮子,身高1.5米,造型生动,气魄不凡。天台观遗址,还存石碑14块,人文景点108处,如舍身崖、鬼谷崖洞、黄龙神井、鬼谷田、老茅庵、天池、古棋盘以及参天古杉等。

相传鬼谷子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姓王名栩,是当时著名纵横家、谋略家张仪、苏秦、军事家孙膑、庞涓的老师。鬼谷岭,是鬼谷子的故里和修道授徒之地。据史料记载,鬼谷子居汉滨鬼谷山。明代陕西《兴安府志》说,石泉境内有“鬼谷子岭,在云雾山中,相传先生隐处,有废址,其铁棺尚存”。他长于六韬三略,养性持身,隐于山谷,教学授徒,著书立说,作纵横捭阖之术。有旷世之作《鬼谷子》一书流传于世。

上午9 点多钟,我们乘车到达鬼谷岭景区。量了体温,购了门票,然后进入游客中心。停好车,越过数百级石梯,穿过祭祀明堂、祭祀广场和鬼谷子纪念馆,再步行十多分钟,来到摆渡车乘车点,再乘车15分钟,驶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进入乾坤广场附近的启智门。从这里起,正式开始了登山。

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攀岩过水,随着镜头的拉近,让我们慢慢揭开云雾山鬼谷岭尘封了千年的神秘面纱,让它实实在在的走到你的眼前。一路上,都是陡峭的山坡,既长又陡。不一会,我们就气喘嘘嘘。但见山路宽敞,清一色的长条状的打磨石,砌得整齐划一。山道两边的橡树、冷杉、秦岭红豆杉,又高又大,足有30多米高,树杆直径至少30公分,最大的达60公分。我们一路往上攀爬,一天门、天桥、鬼谷靴、遇仙桥、鸳鸯树、棋盘石、灵官庙、杜鹃花海、罗汉林等统统被我们丢在了身后,最后到达天台观遗址。因为天雨,雾气更大。我们途中爬上一个观景台,向四周张望,却是白茫茫一片。因是淡季,游人稀少,故而不算拥挤。上山时,基本上没遇到其他游人,下山时,倒是遇到好几拨,但是,每拨仅有3、5人。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爬山全程3公里左右,上山需要一个小时,而下山只需半个小时。可是,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我们上山就用了一个半小时,下山也耗时40多分钟,还有上上下下的休息、进食、等车、参观天台观遗址、鬼谷田、藏经洞、千年古茶树等,直到下午两点左右,我们才返回到启智门附近的登山起点,等候其他人员一起返程。

(以下省略.........)

相关文章

  • 陕南石泉行散记

    7月10日,笔者陪同湖南华容县张劲夫妇和张平先生,到陕南安康市石泉县拜访同宗、查阅族谱、寻找先祖。四天的行程,有幸...

  • 那一路摇曳的野棉花

    一 踏上新的西汉高速,这个国庆的数天里,我到了陕南的石泉。汉江从石泉城侧穿过,北面是秦岭,江南是巴山,那么,石泉...

  • 《李思纯中短篇小说集》发布

    陕南女作家李思纯的新书《李思纯中短篇小说集》6月1日在素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之称的4A级景区石泉县老城由石泉县作...

  • 陕南石泉后柳古镇美食大赛

    石泉县后柳古镇地处汉江之滨,山青水秀,物产丰饶,地方美食,蔚为大观!

  •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札记

    ---《湘行散记》 走近名著《湘行散记》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

  • 2018-01-29

    《湘行散记》 ...

  • 《湘行散记》观后感。

    《湘西散记》观后感。 《湘行散记》是作者是沈从文 散文集代表作之一,共有三部分,湘西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

  • 闲暇的时光,来一本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

  • 《乡土美食,道不尽的乡愁》

    毕业不久,就泪别老母,离开 家乡陕南石泉,来到了灯红酒绿的西安。这是一座喧嚣的城市,行人们你来我往,匆匆忙忙。...

  •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湘行散记》札记2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是《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散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陕南石泉行散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cn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