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在2020年的第一天

写在2020年的第一天

作者: 娅丹 | 来源:发表于2020-01-02 21:43 被阅读0次

          2020年的第一天,娅丹家庭成长陪伴社群自发组织了亲子游。这次亲子游共有14组家庭报名,最小的小朋友2岁5个月,最大的小朋友6岁。有些家庭是爸爸妈妈共同参加,有些是爸爸因为工作原因未到,还有小朋友外婆一个人带着参加。

          这次活动由我发起,有其中一位爸爸组织策划,联系目的地东莞大岭山南百旺农庄老板订餐,等细微事宜,还有小朋友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绘本故事《爱拔河的狮子》,非常感谢他们。同时也要感谢所有报名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孩子们。(有些家长一直在群里默默关注,还未曾见过面。)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

    1、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开阔眼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2、在孩子、家长的互动中,让大家体验快乐,让亲子情关联系更紧密,也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3、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4、在《爱拔河的狮子》绘本阅读过程中,体验到阅读可以随时产生,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习,户外也可以。

    5、我能够在活动中进行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和反思。

          作为我个人我会在某一时刻成功地了解了儿童而获得极大的满足感。通过在适宜的时机与儿童适宜的接触,我们可以理解儿童的所感,所想,还有他们愉悦信任的微笑所带给我们的温暖。我们如何理解儿童的行为,如何改进与儿童兴趣和能力相关的课程或者活动,观察与记录儿童的行为是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教师的信息来源。每一个儿童的需求、兴趣、个体独特性,多样性,都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场景下进行观察。理解儿童就像揭示奥秘,做记录就像收集线索。记录的细节不仅要描述行为本身,而且要解释儿童对于他所做事情的感受。这些细节包括了:他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与他人关联的人和材料的质量及数量,当然,也包括他说了什么。

            当然我也不可能把所有细节近乎完美地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重要的是,见缝插针的记录累计起来也是客观的资料。当然在记录的时候我们应该摒弃偏见或者个人因素。

          从我们四组亲子共同拼搭车,开始说起吧。

          在我们共同拼车的过程中,让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在车上开始了“乘车文化”,儿歌、童谣,每一个孩子纷纷参与进啦。他们还共同哼唱“我的祖国”。(在上个月带康康参加心理学年华的时候,我们在车上进行了这样的活动,康康参与进来了,因为参与进来了,自己有体验,所以今天就自然的发生了。)2岁5个月的男孩一直唱着同一首他喜欢的童谣,三岁多的男孩哼唱着妈妈曾经练习过的歌“苔”,四岁的男孩唱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很熟练,康康朗诵着这几天自己学习认字后自主性阅读的童谣。我们会感受到这四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对话的。由康康发起,(他最大),三个孩子与康康的熟悉度都很高,所以每个孩子之间彼此的安全感、情感的联结是有基础的,通过交流对话,最后共同完成一个目标唱“我和我的祖国”是和谐的。

        由此我们再次看到孩子的学习一定不只是书本上的学习,或者纯粹知识性的学习,生活处处都是孩子学习的来源,父母的言行举止,还有他人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也是相互的一种学习,而且影响非常大。让我们再次想到,中国那一句古话“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每个家庭都陆续来到了目的地。

          先到的家庭开始了自由活动,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孩子撒欢的地方。等到参与的家庭陆续到齐,我邀请孩子们开始集合了,三岁组、四岁组、五岁以上组,分别开始了自我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于孩子的自我表达不会强求、因为环境不一样,孩子对于陌生人的安全感不一样,自然呈现的状态不一样。家长对于孩子们的呈现切忌横向对比,要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你们会看到,对于不想分享的孩子,我是允许接纳的,这一份允许是给到孩子允许他做他自己。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排好队,观察有安全隐患的一出高台,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说安全隐患在哪里。(我们要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环境,养成一种对身边环境有观察、有预判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依然一个接一个有秩序的排队走向有大小轮胎组合成的一个弧度“独木桥”。康康是第二次来这个地方,所以邀请他为孩子们做示范,孩子们在他示范之后,一个接一个,都开始体验了。在这个过程中,5岁以上的孩子都能够自己完成,4岁多的孩子也能够自己完成,三岁多的孩子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支持,有一对双胞胎,可以自己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独立完成。(当感觉到有挑战的时候,就爬过去了。)家长们忙的不亦乐乎,有的跟孩子加油,有的牵着孩子,有的跟孩子拍照--------

            在过独木桥活动结束后,未未妈妈准备给大家讲故事《爱拔河的狮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专注力集中,专注度高,未未妈妈与孩子们之间有一问一答的互动。

              在故事环节结束之后,孩子们休息了十分钟后重新集合,每个小朋友发了三张纸,用这三张纸作为工具走向对面的妈妈,这个环节,5岁的孩子完成起来简单,4岁、3岁的孩子完成起来会有难度。

              接着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参加了生态园组织活动,家长和孩子们都乐开了花。我这腰不好的人,也就只能看着乐啦。

              中餐分了三桌,大人和孩子,每桌座位都相对比较拥挤,家长们都很能理解,相互协调着,彼此照顾着。

               中餐之后的自由活动,有几个还孩子们自主自发的玩在了一起---------几个妈妈们在一起开始育儿经的交流。

                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透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们学会在以后的活动期间,我们可以观察到了孩子们什么呢?

    1、在自我介绍的环节中,(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孩子有如何反应?

    有的孩子愉快的介绍自己,有的孩子拒绝介绍自己,有的孩子哭了,有的孩子很完整的介绍自己。

    我们对待孩子的每一种呈现都应该抱以理解和接纳,不强求。

    2、在第一个集体活动中,孩子是如何控制自己?

    有的孩子很熟练,有的孩子很缓慢,有的孩子害怕前行,有的孩子轻松自如。孩子是否中途退出?

    孩子的大运动能力我们是否在重视?哪些外部因素会影响到孩子呢?

    3、在讲故事的环节,孩子的语言,(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对话模式,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在我们和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我们要去探索孩子对我们所朗读的故事有何反应?他是否理解故事中的概念和意义?他是否将故事同个人经历相联系?他是否理解所有的词语?哪些词语不熟悉?在这些不熟悉的词语中,哪些是日常词汇?哪些是文学词汇?哪些是个别文化的专有词汇?哪些是方言词汇?孩子是否恰当的要求借助图像来理解故事?孩子是否抓住了有意义的非语言提示?(讲故事者的面部表情,动作、朗读故事时的音调、音量)

    4、在孩子们自由活动时,我们对孩子与孩子之间社交的行为有怎样的观察?

       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关怀、疼爱、信任、怀疑、厌恶)

      孩子的情感强度。(深厚的、随意的、冷漠的)

      孩子拥有的与他人相处的技能的数量和种类。(通过要求获取物质“玩具或食物”)

     孩子与孩子之间如何协作?如何面对冲突?

     孩子如何与他人接触?谁先接近了谁?谁提出了玩游戏的主义?谁带头?谁跟班?孩子彼此之间是如何接触的?

    5、家长与孩子之间是怎样的相处模式

    家庭教育中,每一个家长要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风格,和家庭系统中,每个涉及到孩子教育的家人是哪一种风格我们都需要了解。

      溺爱、控制、放不下、信任、放任、抱怨、愧疚、奖励与惩罚

            一场活动结束,我们经历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什么,接下来我们需要调整的是什么?关于自己,关于孩子,或者还有其他。

             这一次时间短,对孩子的观察智能作为一次现场实况记录,只有在不同的时段中记录孩子的行为,一段时间之后,把相似特征的细节归类之后,才能发现孩子的行为模式,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孩子真正在做什么。我们要有耐心,记录孩子的行为就是记录他们的成长。孩子大部分时间处在不同活动的过渡阶段,需要我们把很多幅静止的画面连续起来,我们才能看到行为的趋势。

              每一次我都要感谢这些孩子们,对我的信任,他们的小手牵着我,让我可以走进他们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2020年的第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dn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