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走到小区门口,楼长阿姨叫住我,让签字领一张放火宣传单。说是因为前几天跨区一个小区夜间失火,有一家三口没了!
当我拿到这张宣传单时,内心感受到的是:痛苦失落、无奈和一丝悲愤!
因为,那丧生的一家三口就是我的同事……


痛心的消息
10月18日凌晨,倒班班车在班车点没有接到L同事,打电话也无人接听。同班组人员以为电话静音,或是睡过头了没听见。不能耽误接班工作,于是班车发往公司。
接班后,班长打L同事电话,依旧无人接听。
到了早上7点左右,班长接到L同事表弟打来的电话。说L同事一家四口“没了”!
听到这个消息,班组同事感到震惊!都伤心得无法继续正常工作!
事故起因
L同事家住8楼,事故当天晚上3楼失火,烟气通过楼道窜到楼上。
L同事家里当时四口人,一家三口和自己的母亲。烟气窜进室内,家人在逃生过程中被熏倒在楼道里。后来妻子被抢救过来,L同事、15岁的孩子和母亲三人因窒息丧生!父亲因上夜班躲过一劫。
为什么感到无奈和悲愤?
我认为社区发宣传单就是应付差事,没真正起到警示教育目的。
作为读者,当你看了这张宣传单之后,你是否能够在类似的火灾中成功自救?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手忙脚乱,不知如何自救和逃生。
要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应该在宣传单上把事故原因、经过,和火灾自救措施分别描述清楚。
具体事例最能深入人心。被宣传教育人群因此产生危机心理,和自我保护意识,之后才会认真详细地学习火灾自救知识。参与到火灾自救演练当中才能真正达到火灾自救宣传的真正目的。
我相信,拿到宣传单的居民,肯定有直接扔到垃圾桶里的,根本没有带到家里。社区的宣传根本没有到达教育目的。基于此,我才感到无奈和气愤。
我为什么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因为两件事
一是,就在L同事事故后一周左右的一天晚上十点多,我在家里被迫地经历了一次“火灾实战演练”!也可以说是“火灾未遂事件”。
具体细节不多说。当时楼道里有明显烟气,窜到室内的仅是感觉到呛人的气味,在室内并没有看到明显烟气,都会感觉到喉咙发干和胸闷。何况是真正的火灾发生,黑烟浓重时,身临其境有几个人不会慌乱?
其二要说的是,你亲身经历过的才会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我们看到寻人启事时可能只是当故事看,或是丢小孩的新闻多了都不足为奇了。
几年前我曾经历过一次“预演”,晚上十一点多,接老婆下班回家。到家时发现,事先安顿好自己在睡觉的儿子不见了!这时,据我去接老婆出发时已经过去快有3个小时!
我和老婆的第一念头是:儿子是什么时间走的?在我们回来这一路上几乎没遇到几个路人,而我们却没看到儿子,他能走到哪?会不会……
我和老婆两腿都吓软了!飞奔到楼下,分两路一边喊着儿子的名字,一边顺着可能的方向去找。
最后,老婆在上班那条路上找到了正在往回走的儿子。当时他才5岁!我从另一条路转回来时,好远处就听到漆黑寂静的街道边,老婆和儿子两个人嚎啕的哭声,那一刻我的心才放下!
我跑过去抱起儿子,一个姿势直到家里把他放到床上,才感觉到自己的胳膊已经木了。
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给家里安个座机!
讲述这两件事,目的就是想告诉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一定,一定,一定要,真正做好“自我保护”。
在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你要在大脑里预演——此时此刻,这件事就发生在我身上了,我该怎么办?
然后,根据自己“预演”时场景下所需的物资装备去做预防准备,学习自救知识。
关于火灾自救的一点知识
1、家庭必备:逃生绳,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手电,灭火毯,灭火器(最好是水基灭火器)
2、自救知识:和家人一起学习火灾自救知识。发动家人主动学习逃生演练,如果找不到相关组织,自己家庭也要做自救逃生演练。(这个真得学。比如,你想想,你住30楼逃生绳怎么用?逃生绳的质量有保证吗?如果火焰马上烧到逃生绳了,你还被挂在8楼怎么办?)
3、外出旅行: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注意逃生通道怎么走,灭火器消防栓在哪。入住酒店,也一样。酒店房间都备有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先确定在哪,如何使用。这些都做到心中有数了再安心入睡。
最后,把危化行业“四不伤害”传递给读者。前面的宣传单里也有,适合邻里之间的安全防护。
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保护自己不被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提高安全意识,过美好幸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