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花点时间谈谈自己对未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乐观预期,我在香港的时候写过三篇文章,对经济形式表达的是不乐观,但是还谈不上悲观。最近一段时间,走了全国很多地方,突然感觉有变成悲观的姿态,主要是在担心信贷危机和虚拟经济崩盘的出现可能性。
我前些日子写了一篇三万来字的关于信贷危机的文章,但是由于某些因素可能真不太适合发表,准备找个恰当的时候发出来,在这个谈股票的文章里,我大概简单归纳下我的看法。
第一讲信贷危机,信贷的本质其实是市场赚钱,因为只有企业盈利才有可能归还利息和本金,而我们过去几年实体企业不赚钱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带来的结果是银行违约的大面积提升,这个从这几年的银行坏账率就可以知道了,所以在企业端的危机,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四五年了。
我在2012年《浙江经济怎么了》就说过了,实体不赚钱,资产不升值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违约。所以大面积的违约是必然的情况,如果说过去三四年,你没有降低你的债务杠杆,那么这几年你一定过的痛不欲生,光利息就可以把你压死了。这几年的信贷典型特征是好人不借钱,借钱的都是坏人。
事实上就是如此,好人知道这几年没什么钱好赚,所以不会去借钱,借钱是要还的,赚不了钱拿什么还?而坏人借钱是因为不借就活不下去,他只能挺下去,等待黎明的到来,但是我估计绝大部人可能是挺不到黎明的。这个很残酷,但是就是现实。
信贷这个东西有个很大的特征,其实就是需要前瞻性,事实上一笔借款决定结果好坏的因素不是发生坏账的时候,而是投放的时候,也就是说一笔违约的发生,其实是提前两三年就决定了的。
现在投资那些跑路的机构的投资人,其实在给他们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悲惨的结果,银行也是,现在大面积违约的恶果其实在四五年前就是必然的结果。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如此的,现在的所有种种结果都是过去所决定的,如果你不能提前三到四年认识到这个逻辑,那么现在的所有结果都是注定不可避免的。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实体企业很痛苦,事实上如果不是三年或者四年前下决心改变,根本不可能避免。这个就是金融,所以,从企业端债务危机可以看出的一些基本逻辑基本可以发现下一个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在个人端的资产危机。
前几天有人在我微博上留言说,个人端资产极为优秀,压根没有问题,他拿温州的按揭和信用卡来跟我举例证明这个资产的优秀,我直接骂一句傻逼就拉黑了,所有聪明的人和不聪明的人,都喜欢把过去当成未来,或者把当下当成为来。事实上,过去和现在永远不代表未来,人类都在不断颠覆和变革中前进,我们回头看,三年前,四年前,浙江很多银行的违约率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不到1%的坏账水平,但是就能用这个数字来推演浙江的企业资产很好么?恰恰实践证明了曾经傲娇的浙江企业,在这几年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过去的数字永远说明不了问题,现在优秀的所谓个人资产端的数据,压根也说明不了问题。
我看到的逻辑是什么呢?当市场资金泛滥的时候带来的结果是涌向各种所谓的洼地,有些是真的洼地,有些是假的洼地,但是不管真假洼地,只要资金一进去,立马就变成了平地。再蓝的蓝海都被资金充斥成红海。
事实上,我说过,从来就没有比金融更低门槛的事情了,为什么呢?因为金融本质就是放贷和投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的所谓门槛就一个,就是有钱。
只要有钱就可以放借款,有钱就可以做投资。门槛很低的事情,恰恰意味着竞争极为激烈,只要有人稍微在某个领域赚钱,那么就意味着一堆人可以疯狂挤进来,从实体角度来看,还不太容易出现这个情况,毕竟需要时间去投资,去建设,还是带有很大门槛的,技术也好,人才也好,设施建设时间也好。
但是金融呢?压根没有门槛,你能做分期,老子也可以,你能做车贷,我也能做,你能做股票,我也可以,至少感觉是可以的,所以不管真可以,假可以,一堆人就进去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混战,混战的结果是什么呢?
大量的资金追求少数的优质项目,最后就是好人的借款放完了,然后开始就开始放坏人了,这个就是典型的资金追逐项目的结果,这个是钱多必然注定会发生的事情,全球都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台湾的信用卡事件,韩国的双卡事件,美国的次贷危机,都是这个类似的情况,借款大量发放给了那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带来的结果就是信用过度,世界上是没有那么多人有能力借钱的,而这几年我们无论是通过互联网金融还是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已经把这个生意做到了极致。并非大家所认为的那样需求无法被满足。
这几年资产端集中就聚集在大量的个人信贷领域,我最早的时候其实一直没想明白这个逻辑,我觉得个人信贷也是一样的道理,像我们这样的人,其实从来不会去借钱消费,我们国家储蓄率高达50的,谁有钱不花还借钱去花?
后来有人跟我说,中国现在是结构化特征很明显,中老年人不会借钱,年轻人在借钱,而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借钱消费的需求开始大面积增长。
所以是蓝海时代的开始,开始我想象挺对的,但是后来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是伪命题,为什么呢?
因为年轻人在消费上是结构化的,但是在赚钱上依然也是结构化的,中老年人有钱不借钱消费,年轻人没钱所以要借钱消费,问题是这个钱总是要还的啊,年轻人的钱来自于哪里归还呢?美国为什么可以高消费高负债?那是因为美国是货币发放的主导国家,美国央行每年释放流动性是根本性原因。
而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中国不太可能替代美国,这个路径几乎不可复制,回到最后,还是得依赖收入增长。所有的分期消费回到最后,都是要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而个人的收入增长来自于哪里呢?最终还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增长。
而实体经济在当前的这个情况下,增长的希望在哪里呢?哪怕短期有中国长达三十年内的财富积累,但是坐吃山空的局面维系到何时呢?一旦无法维系的时候,崩盘只是时间问题,我个人感觉现在的资产端交易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了,随时都会出现崩盘的格局。第一波出问题的那些线下财富管理公司,第二波出问题的就是那些P2P公司,第三波出问题的可能就是信托公司等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了,而事实上典当、担保、小贷早就已经趴下了。
今天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也说了,中国要做好长期L底的心理准备,那么意味着收入长期来看,增长的概率都在下降,现在的市场上,大家还是相对乐观,为什么?过去三十年积累了不少财富。大家感觉都还很有钱。但是真的有钱么?
这里就衍生出第二个问题,中国目前面临虚拟经济大崩盘的可能性。
虚拟经济崩盘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故事,美国在2000年出现过类似的局面,直接让中国的互联网在那个时代也差点也跟着完蛋。
事实上,这波虚拟经济大面积兴起于09年底,批的外衣是移动互联网,在大量的从实体撤出来无处可去的资金助推下大面积蓬勃发展,迎来了辉煌的今天。但是回头看这一波机会,到底谁赚了钱,仔细的看下来,事实上可能结果会极为让人很意外,几乎没有有钱人在这波里赚到钱,或者说赚到了现金,大多数人都实现了所谓纸上富贵。
五年前投资一个APP,五年后告诉你翻了一百倍,但是你要拿现金呢,对不起好像还不行,要等上市,而这五年整个互联网上市了多少家公司呢?新三板貌似上了一堆,都套不了现。实际上屈指可数,这个就是现实。大量的富豪出资成为了市面数不胜数的投资机构的LP,每年听到GP告诉他们各种乐观的消息说这个赚了多少,那个赚了多少,然后每天做着美梦等着哪天翻个十来倍百来倍,可以彻底退出这个江湖,浪迹天涯去。只是现实并不容易。
这些年的市场大量的资金充斥在虚拟市场,玩到最后的结果呢?很多人说是零和博弈?其实,我感觉不对,其实是群输。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是群输呢?其实你去想下打麻将就行了,一堆人打麻将,打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一定都是输的,输给谁了,输给台板费了。虚拟市场里玩到最后的格局跟打麻将是一样的,肯定有为数不多的投资人赚了其他投资人的钱,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大部分一定是输钱的,也未必输给那些赢家,而是更多的输给了市场相关的损耗。
我今天发朋友圈说,这一波真正富裕起来的就两拨人,一波是所谓的极少数的逆袭的创业者,这个群体少之又少,因为社会注定绝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是失败的,但是以前他们失败是花自己的钱,现在失败花的是别人的钱,所以他们是没有成本的,但是带走了大量的别人的财富。
还有一波人是各种投资机构的GP,他们每年旱涝保收收取2个点甚至更高的管理费,赚钱了还要分成,亏了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每天奔波,养活了航空公司和五星级酒店,最后消耗了更多的财富,当然无形之中也给我们国家的服务行业创造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么?好像并不多。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背离程度其实是加剧到了历史极限的水平,我们的虚拟经济,犹如去年股市的5000点的情况,他本身不创造出相应的货币和社会财富,导致大量的股权项目最终的财富反应也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接盘才可以实现的,接盘的方式要么就是到了二级市场,要么就是找到更多的金主来接盘,一旦没有人接盘,那么要么就是自己产生现金流维系,让投资人分红,要么就是降低估值,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那么新来的资金在哪里?指望放水么?
放水第一,再怎么放,信贷资金进入股权领域的可能性也很小,第二放水总归有限,不可能无节制,都使得市场接盘的资金大面积萎缩,关键的关键是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了。
当美团几百亿美金估值的时候,你问问自己,他上市了你会去买这个公司的股票么?当小米四五百亿美金估值的时候,你敢买他的股票么?当上行空间已经可以想象,而下行空间不知道的时候,有几个人会去做这样的投资?即使有钱,又有谁会去真金白银做这样的投资?没钱接,有钱也不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是泡沫被刺穿,然后估值大幅度下降。市场的信心极度萎缩,大家倾向于保留现金,最终市场就开始进入你循环,然后故事就结束了,接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很多看上去有钱的人,突然变的没钱了。
很多所谓的有钱,最终都是建立在乐观基础上的,股价稳定,房价稳定,目前收入还不错,但是一旦闯过临界点的时候,你所投资的公司的估值大幅度下降,持有的股票大面积下跌,你的房产大面积下跌,收入下降,那么你还有多少钱?
现在许多有钱人的计价方式是虚拟资产计价,身价几十亿,真正能变现的有多少?很多人都只是在玩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罢了,梦醒时分,才发现只是一场黄粱梦。看上去拥有很多公司的股权,实际可能一文不值。
譬如你拥有了美团的股份,360的股份,你有几千万股份,感觉自己很有钱,赚了无数倍,然后拼命买飞机,买豪宅,香车宝马美女,最后突然发现自己认为有不少钱的人,突然股权不值钱了,然后仅有不多的现金都花了,于是傻眼了。这样的人其实不少。去年股灾之前,不少人身价过亿,花钱极为大方,股灾之后,加油的钱还要跟我借。现在你们去神木,一堆当年的富豪,依然开豪车,住豪宅,但是手头没钱吃饭。一堆白条在手。这个就是现实。流动性危机骤然到来。
这时候的情况会是什么呢?必然是现金会很值钱。所以,我一直鼓励大家尽可能保证手头持有八成以上的现金,未来只有现金才是真正的财富,除此之外的可能会瞬间变得不值钱,或者大幅度缩水,流动性极为关键。
当社会财富还能增长的时候,钱一定会越来越多,出现所谓通货膨胀的格局,过去三十年,你持有现金一定是傻逼,亏哪里去都不知道。但是当社会财富不增长,还消耗的时候,社会就进入通货紧缩的格局,在上一个年代的人还想着每天做梦能赚多少钱的时候,一旦转换了年代,可能发现一下子财富大面积缩水了,现金变成更值钱的了。事实上,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把现金当资产,事实上现金永远是稳定格局社会下的最大的配置型资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