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专题摄影》
1.刘豪同学的《晨钟广场与师大人》
带孩子运动的母亲这张图片用俯视的角度,拍出晨钟广场与师大人的相互关系,两对母子的活动在画面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画面整体有点灰,对比不太强烈,树半遮半掩的占用了画面,显得有点满。再精简一些也许更好。
刘豪《我眼中的赶车人》
选择了出行最方便人也最多的公交车来拍摄,整体围绕公交车来拍等车,上车,在车上,下车的历程,思路清晰,但是有点平淡,整体效果如果再加一点赶车人的焦急和情绪,不同类型的人上去,主题更突出。
2.赵一丹《筑城广场·逐梦》
从色调上让人有一种复古感,构图有点满和残缺,缺少美感。以逐梦的主线拍摄主题很让人深思,拍摄从小孩到老人,小孩渴望长大,老人心怀童心,给我们呈现了人的一生。但是欠缺青年的人,青少年是人生活的转折点,如果再拍一些中年的故事,文章更圆满。
赵一丹《我眼中的他们》
拍摄的对象是不同职业的人,有点散乱,介意缩小范围,主体形态在不同生活形态下各异,本应很有看点,但画面取材范围较大,弱化了表现力。
3.沈尧《我眼中的他们“有缘人”》
有缘人在于缘分,缘分无需等待 ,缘分是人争取的,是人创造的,只有懂得努力创造缘分的人,才是最理智的,能在缘分来的时候,抓得住它,珍惜它呢,让人赏心悦目。
沈尧《筑城广场的十二生肖》
午马十二生肖整体突出,点题效果鲜明,但是午马用两次曝光显得有些杂乱,和其它生肖的图有点格格不入。
4.张育喆《筑城广场里的“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多样,从玩的到实用的都表现的很好,如果适当的配写一些说明文字,感染力更强。
张育喆《我眼中的乔姐》
图文并茂,很鲜明的描写了人物的性格,不管从工作上,生活上都提现了人物的特点,文中有说到乔姐很细腻,但是文中大多是中景,介意多加些特写的镜头进去更突出人物形象。
5.江飞《快节奏中的慢生活》
选题从闲聊到下棋,诗情画意的慢生活给我们呈现了很多生活品质,然而下棋的图稍微多了一些,放风筝和锻炼身体的图却少,整体有点不平衡,如果拍摄对象的关注点都稍微集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江飞《我眼中的他们:摄影之友》
这个瞬间可能是旅途风景的赏心悦目拍摄对象以捕捉影像的瞬间为题,给我们呈现了瞬间即逝的画面,然而,构图如果以人物为中心感觉有点满,如果以九宫格构图,放入一些风景元素,就和其组图片一致,更有整体性。
6.赵仁妃 我眼中的他们《余生》
余生。即使我们开始要时常备着药物,还是要背着情侣背包走在路上。即使拐杖要开始成为我的支柱,也还是我来牵你的手。余生这张照片拍下一对暮年老人,两人的背影给人一种神秘感,老人前面都是年轻人,画面对比挺强烈,但却有些繁乱,面前的自由好像还挺抢镜的,或许代表他们自由的爱情吧。
赵仁妃《清明“河”上人》
题目是河上人但是拍摄的对象是河上人在桥上的一幕幕故事,点题“河”上人。但是仅仅拍摄桥上路人,好像有点跑题了呢,图片整体偏平淡,没有画龙点睛之笔。
7.杨文艺《广场》
表现了不同的广场,有来来往往的广场,有框架的广场,有夜晚的广场,有广场大妈的广场,丰富多彩,但过于繁乱。
杨文艺《我眼中的他们》
拍摄的对象正如她所说的由于天气的炎热由一个人到多个人,由小孩到大人,到了一群人的玩水游戏。照片气氛活跃,也住了小朋友的快乐!明亮的门口光线与主体人物形成对比,衬托出了其形态特征,但是照片都过曝,建议平衡曝光。
8.卢泠伊《我眼中的背影》
以失聪者为主线,一路跟拍,很成功的记录下老者的生活状态,但略有些平淡,如果上前去了解他,去帮助他,或许发现更多……
卢泠伊“筑城广场”
详细的记录下了筑城广场的大小事物,大中特景丰富多彩,广场中心点特色不太突出,照片有黑白有彩色,有点跳,介意黑白和色彩一致。
9.王静 我眼中的他“鞭陀人”
与陀共舞广场打鞭陀的舞女步伐轻盈,在陀中翩翩起舞,恰到好处。总体感觉还差一点对比,亮的地方有点多,抢了主体,应当适当调整。
王静 广场《种种》
本组照片以观察者的角度记录了广场的一天,广场上发生的种种事物。拍摄有带入广场雕像,但是拍摄角度有点平淡,如果以雕像为中心拍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0.高少康 《广场的百态人生》
这是爱好唱歌的老奶奶的聚集地,他们每天都会到这里来,然后一唱就是一上午,都不愿离开,仿佛他们在这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总体来说非常好的一组,给我们展示了人生百态,人物形象生动突出,现场气息浓郁,加之人物的排列增加了画面的环境氛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丰富的镜头语言表现是亮点。但是其它的几张图片画面整体偏灰,缺少明暗对比关系。
高少康 《眼中的鑫仔》
题文呼应,但是不够深入,欠缺点活力。
11.杨贵州 《路上行人》
路上的行人让我想到了古人就有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说,以为会有些有趣味的场景,但是没有突出点,有点平淡。如果画面元素能再精简,效果会更加突出。
杨贵州 《大十字之手挥“琵琶”》
题文图不太一致,开始被标题吸引,但是后图文有些失望。
12.吴薇 《 我眼中的他们·黔灵湖游玩者》
坐船看上去很好玩呢,但动态的抓取上有些还不到位,后期处理中有两张图和其它的整体不一,有点意味深长。
吴薇 《广场·低头族》
不会放过任何可以玩手机的时间,从固定的年轻人群早已慢慢扩散,长者也未能逃过其瘾。三分法的构图,人物的位置也恰到好处,有力的反应了当今社会的现象,背景的黄色给观者一种警戒感,但是有点突出,抢了主体。
13.郭浩月 《我眼中的街头工作者》
广场上大多都是是玩耍的孩子和玩具小贩,这挑着担子的三位像极了T台上的模特赚足了眼光。作者有提到这挑着担子的三位像极了T台上的模特赚足了眼光,但是我总感觉这穿红色衣服男孩抢了镜头呢,适当的取舍也许更好一些。
郭浩月 《广场上的童年》
还没有画龙点睛之笔,孩子的无忧无虑与天真烂漫表达欠缺,后期适当处理不太到位,背景有些杂乱。
14.胡珂轩 《大十字广场》
作者通过观察对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处理,营造出生动的空间层次。全景俯视效果不错,表现的在城市中心的地点突出,细节到位,动静结合。不足之处是过于简短了,可以的话再适当加入点内容。
胡珂轩 《我眼中的绿色小分队》
做这个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他们为了维护道路畅通,经常在车辆间穿梭阻挡过往的非机动车辆。交错的汽车和绿色小分队的临场指挥形成方向上的隐性结构。人物形象生动突出,现场气息浓郁,增加了画面的环境氛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5.吴镇坤《我所见的筑城广场》
所见的广场以我的角度进行记录,记录了我所见的广场和我在广场所见到的人,但是记录过于表面,照片有些过于平淡。
吴镇坤《充实的一天》
对于材料的要求他也是非常严格的,关于纸张的质感和阿姨争论了很久,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富有节奏的结构之中,也保有生动的细节,使这幅照片不仅具有生动的形式,而且耐人寻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