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能改变君王的行为?

谁能改变君王的行为?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1-02 06:00 被阅读0次

上一章讲到,宋康王后来非常昏庸残暴,人称桀宋。史料记载,他狂妄至极,曾经射天鞭地,摧毁神庙,剖开驼背的驼峰,砍断过河人的腿,有胆敢进谏的,他就把谏臣当成射箭的靶子,满朝文武个个噤若寒蝉。宋康王身边尽是一些阿谀奉承、助纣为虐的小人。

有一个大臣叫戴不胜,他试图改变宋康王的行为,于是将贤士薛居州举荐给宋康王。

孟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戴不胜说:“您是不是希望宋王改恶从善啊?那我来明明白白的给你讲个道理。如果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孩子学习齐国的语言,应该让齐国的老师教他呢,还是让楚国的老师教他?”

戴不胜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得请一个齐国的老师。”

孟子说:“虽然有齐国的老师教他齐语,但他生活圈里全是楚国人,大家和他讲的都是楚国话,您即使每天用棍棒打他,让他和他们说齐语,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您如果把他放到齐国的街巷去居住,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您用棍棒打他,要求他说母语楚国话,那也是办不到的。

您认为薛居州是一个贤士,举荐他到王宫里和宋王在一起。如果王宫里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是像薛居州这样的好人,那么宋王能跟谁学成这个坏样?如果现在宋王身边的人,都不是像薛居州一样的好人,那么宋王向谁学习善的行为?一个薛居州夹杂在一帮坏人之中,薛居州仅凭一己之力,能改变宋王什么?”

孟子的话其实是一个常识。我们如果在墨池里滴一滴清水进去,墨池依然是黑的,相反如果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中,整碗水马上就便黑了。俗话说,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区区一个薛居州当然无法改变现状。

那么,孟子和戴不胜讲这些道理,有什么意图呢?难道只是嘲笑戴不胜的无知吗?

薛居州在当时就不是什么名儒,史料中没有他的任何记录,可见,他进宫不可能有什么显赫的地位,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

在古代,有专门为太子设立的少师、少傅和少保,负责对太子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而皇帝身边则有三公,即太师、太傅和太保,天命的地位非常崇高,平时除了给皇帝讲经,还负责对国家大政方针提出建议,因此真正能够影响皇帝的是这些人。

商汤有伊尹,文王有姜尚,齐桓公有管仲。

孟子之所以离开齐国,就是因为齐宣王不能尊他为君师。因此要让宋康王弃恶向善,戴不胜应该举荐的是一位能够引导君王的君师,而不是只掺个沙子。

孟子就是这样的君师!显然,戴不胜没能领会孟子的意思,否则宋国也不会毁在宋康王手里了。

【《孟子》简读之滕文公篇12

相关文章

  • 态度:谁能改变你的行为

    南京大学陈昌凯 广告:商业广告、政治宣传、信仰传播 ☞根本目的:改变行为☞改变态度 态度:attitude

  • 5.0.7 态度:谁能改变你的行为

    态度 一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而且是持久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人们对一...

  • 师已退江湖,谁能谏君王

    《赠先师》 ~无心 梁上雏燕羽未丰, 塞外胡贼又操弓。 可怜君王犹不知, 仍戏胭脂华清池。

  • 《圣经》箴言31章金句

    【箴31:3】不要将你的精力给妇女,也不要有败坏君王的行为。 【箴31:4】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

  • 不与反复无常的人结交

    “我儿,你要敬畏耶和华与君王,不要与反复无常的人结交,因为他们的灾难必忽然而起。耶和华与君王所施行的毁灭,谁能知道...

  • 读《方与圆全集》4

    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行为;要改变...

  • 谁能改变谁?

    我像受难的基督一样双手平伸直躺在床上,无力,却又挣扎着要爬起来,我要去哪里?为什么要去?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要去。当...

  • 孱夫子言314

    谁能把私邪欲贪制止?谁能把低级趣味的行为制止?谁能把总统皇帝制止?谁能把山头对磊制止?谁能把互不相让制止?...

  • 故态复萌(撒母耳记上26章)

    ①不与灵里沉睡的人结交 上帝不希望有人有败坏君王的行为(箴31:3)。但是,历世历代的君王身边,总有一些阿谀谄...

  • 第一课:你为什么会这样思考和行动

    行为存在问题,从行为层面改变不了。得从思维层面改变 行为不行,不要从行为层面改变 思维决定行为 思维有什么决定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能改变君王的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jc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