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决定重拾写东西,别的不会写,写写正面管教,家庭教育心得,小学生的各科教育还是可以的。简书有两年不更新了,自己从心里抗拒写长文,觉得好麻烦,好费时间,好费脑筋。
尤其这两年自己带正面管教家长课后,经历不少自己的适应性压力,备课、上课,加上我一直在坚持的上课学习,健康护理,每周平时的五个白天基本都是安排满的,下午回来一般早一些,需要尽快休息,照顾好自己,以便在孩子们回来后,有精力陪伴他们。这一切还是在我能够高效完成家务的前提下,极少在家务上纠结,或有情绪有消耗。我的生活最大的好处是有自由,都是靠自己安排生活和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在这段特殊的长假前后,我难得地特别特别悠闲,特别特别懒惰,这给我开了一扇不同的窗,不同的视角,原来悠闲是可以的,懒惰也是可以的,反而在不学习、不上课、不看书的宅家生活中,自我感觉进步成长特别多,大部分时候情绪是正向上扬的,我的手帐上关于每日生命品质关键词多数是喜悦、感恩、惊喜、幸福、自在、好奇、分享、有趣、勇气、滋养等等这样的词汇,我对自己的了解,自我认知是发生不少变化的,容我以后慢慢回忆再记录下来。
我决定从儿子的地理启蒙、科学启蒙写起来的,在疫情期间就有这个打算了,也写了个大纲,就是没心思整合成文章,时间再长下去,都会完全忘掉。还有一方面,我对外界是有期待的,总觉得那么多做得好的、专业的家长不分享,何必由我这不专业不擅长的人来做呢。于是就产生不少的指责评判和情绪,我自己回看自己的冰山下面,我的这样一份期待的背后是我自己需要一些必要的帮助,我带儿子做这些他喜欢的这些方面都是我不仅是不擅长,不了解,也是我并不喜欢的内容。我会经常地在过程中迷茫、纠结、为难,无助,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也想逃避,向外投射我的期待,希望得到一份帮助或资源,得不到我就评判指责,直到我带着对儿子的爱,对他的教育负责的态度,一次次穿墙而过,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才一点点地长出智慧,长出勇气,我的自我认知就这样转变了,我的限制性信念“我不专业,我不懂,我不擅长、好麻烦”通通都松动了,整个内在冰山就这样转化了。
学到和做到之间,有一道鸿沟,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练习和内化,这中间最主要的是体验到,转变就真的发生了,我的学习按下了暂停键,给了我更多向内思考、沉淀的机会,反而令我的觉察能力提升很多。我终于接纳了我的理性,我的指责,然后再添加了觉察,反而能更灵活地在关系中互动,和自己和解,仅仅这一点,就令我感到无比轻松和自在了,内在力量就自己长出来了。原来我真的也是可以的,我可以做的很多,我可以不完美,可以不够好,仍然不影响我努力地生活,用心地学习,自由地分享,想想三四年前学的萨提亚真是极大地帮助了我,只是现在才发酵,我才真正地体会到,我这是有点笨还是实在太笨了呢?
经由此篇,开启分享,对我来说,是我的家庭教育心得,我和孩子们成长日志,文字记录下来,等他们长大了,我老了,翻看一下,还能记得,否则的话,就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淡忘了。如果还能给其他同行家长一些借鉴,得以抛砖引玉最好,没有也不要紧,生活是自己的,按自己的生活路线去走就好了,各自尊重,无论是什么样的路线,也许就是殊途同归,越来越感觉到教育是艺术中的艺术,是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对此深感兴趣,并愿意用余生去好好学习,带着好奇心去探索一趟艺术之旅,这是我的人生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