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天早上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在1号线转2号线的路上(广济南路线),看见一位年迈的老头,他总是带着一副深黑色的墨镜,穿着与自身格格不入的小皮夹,手里还总是攥着一个比我年龄都大的破布袋子,却总是显得那么的干净。他操着一口我听不懂的苏州本地话:“2号线,这是2 号线,不要走错了......”(原谅我实在听不懂后面的话)每当有人递给他报纸的时候,他总是会说“谢谢,一路平安”,边说边把报纸放入破布袋子里,就像高中课桌摆书的那样整整齐齐。即使我已经走下了电梯,我的脑子里依旧是这些画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经常路过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对我来说已经是上班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别样的风景。
2. 初到苏州的时候,我为了尽快的了解住房附近的环境,每晚我都会走完规定的大街和小巷,但是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我家旁边,商场后面的那一条路,因为它对我来说是有生气的。一条路不同分支汇聚着不同的生命,左边寒山寺,右边一座戒幢律寺,路的两旁伫立着高大的银杏树,秋天了,满树的橙黄色给了我无尽的幻想。夜晚我独自来到这里散步,从短袖到棉袄,从闷热的夏风到刺骨的寒风,从桀骜不逊到为未来考虑。我这几个月到底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也不知道,或许这就是我每天晚上都会来这儿散步的原因吧。在每次晚上散步的时候我都会经过一个站台,类似于千与千寻里面的站台还是古代避雨的一个小亭子,我也说不太清楚,但给我的就一个感觉,惊悚,或许是因为我出门时间太晚又或许是我做了什么亏心事,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3. 初到苏州的第一个月,夜晚,(好像,因为我听的也不是特别清楚)“南无阿弥陀佛.........敲着木鱼......”.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连续了很久。
我由开始的不耐烦到渐渐心慌在到失声尖叫,我开始拿起我的手机,看着手机刺眼的白光才发现原来已经这么晚了。我心想这是我幻听了还是苏州夜晚独有的风情。为了证明我的幻想,我给室友发了一个消息,她说这边只要有人去了天堂,夜晚都会为他们念经祷告什么的。和我家那边的不同,我们那边一般会唱歌,或是嗨歌或是情歌或是舞蹈。好不一样的风情习俗。
4.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年(高三毕业)一直想来苏州,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年那么多错题只记得苏州(虽然到苏州以后发现苏州也是错误的答案),我只知道当我遇到‘姑苏’二字时我沦陷了, 这应该就是我来苏州的原因吧。
初到苏州,(除去那些个不愉快)它给我的印象是安静的,是古美的。随便上条街仿佛都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旗袍。接触一段时间后,(去了拙政园,去了苏州博物馆,去了木渎古镇,去了三塘街,去了甪直古镇)。直到去了甪直古镇以后,我才有了一种江南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去甪直古镇比较多的原因。看到那么多形形色色穿着旗袍的小姐姐,让我有种穿越民国看尽繁华的感觉。
5.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这边待了小半年了,从开始的热血澎湃到现在的每天催工作(是自己太闲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干嘛,干着快门师的工作发着不知道干什么的钱。其实我真正做的工作又不是快门师,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就这么闲这......为什么别人羡慕我工作轻闲还能拿钱,我自己却每天都在抱怨,,但又不想一直换工作,毕竟这边破产的公司也挺多。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抖音快手快速发展,什么样的人都想分一杯羹。但是,出了社会才知道,什么都不懂还不愿意相信别人的人太多,我就是一个员工,没有什么发言权,虽然我想挣钱我想开公司,但是在其他人的眼里,就像是一个笑话,可笑。我也由开始的争辩到现在的不想说话,果然我还是不够努力,不然我一开始就百毒不侵了。
说句实在的,当初来苏州我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考研,然而来到这边后我却无心考研。
继续考研吧,挣钱和考研。一个也不能少。
前两天看《富爸爸与穷爸爸》有一句话说的真好,为什么越有钱的人会负债越多(除了真正的资本家和富人),那是因为贪恋太多,因为欲望大,想要的东西多,所以才会这样。还有就是不会选择衡量,‘钱’这个东西。我在想我看了,会不会是鸡汤。我于是找到了一张图片,只有主动的去讨论,去做研究,模拟实战,才能记的更清楚。但是还是要多看多总结,虽然是被动的,但是也会有印像,在观看中学习要比自己撒都不会就上手能学的更快,更好。所以在吃一波鸡汤。
记得要去做,不要什么都不做,就说自己不会。相信自己会有钱的,会让钱为我工作的,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过程。
6. 等到小伙伴来苏以后,我才发现竟然不知道带她去哪,对苏州的陌生就像是我刚来一样,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从哪玩起,要是在以前我会毫不犹豫的去偏远古镇,那是苏州的特色苏州的象征,但是现在由于工作,每周一天假期的我,害怕晚上回不了家。所以双休真的很重要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