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之外的争议
对于魏无羡这个角色,观众的态度经历了先抑后扬的真香,对角色的评价呈现了爱憎分明的两极发展。
争论主要集中在谁能演活魏无羡,耽改剧男主角到底演的好不好。时过境迁的今天,第一个问题已经由热情的书迷剧迷们给出了恳切答案,后一个问题就有些见仁见智,有些人觉得这个角色简直完美,有些人完全接受不了剧集本身,一并觉得角色们都诠释的非常糟糕,并直接将之归为看脸时代,粉丝们的堕落选择。
这就又牵扯到了另一些问题,电视剧观众是不是在看脸,看剧能不能看脸,角色除了看脸还能看什么。
从看脸说起,遥远的孟子曾曰:食色性也。大意可以理解为人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面的美好当然也包括皮相,不论对错,至少是人性的一部分。
在古希腊时期,学者们通过相貌的分析来判断人的灵魂,称为面相学,在世界范围内几经沉浮,一时诟病一时追捧,当代科学家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所做的研究,亦表明人在做出诸如选举、招聘等等选择的时候,一样会受看脸的影响。
既然古今中外都在认真严谨的看脸,为什么在看剧的选择上不能堂堂正正的看脸呢,在还未曾了解剧情的时候,视觉的愉悦度往往是第一选择。
看脸在日常语境中被贬低的一个原因,常常是因为审美观念的分歧带来的,有人爱刚毅冷峻的线条,有人倾慕眉清目秀的外观,本没有优劣上下之分。为了抬高自身的喜好而指斥另一种喜好,使得部分看脸行为被贴上了格调低俗的标签,实在大可不必。
另一方面,看脸被诟病,更多地集中在剧集对角色外观、形象塑造方面的千篇一律,审美情趣单一、幼龄等造成的与角色性格、身份的不协调,从而引发的各种观看不适。说到底,是越来越多元的审美需求没能得到满足的锅。观众对看脸这一看似肤浅的举动,不知不觉中赋予了更多更为深刻的内涵。
在这一点上,不独魏无羡,陈情令的众多角色都有较好的完成度,做为主角的魏无羡除了可看的脸,还有360度的性格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