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喜欢听歌,而且大部分是中文歌翻唱成了英文版。可能是中文的调子,一直回旋在耳边,顺着这个调,英文翻译过来也是这个调,降低了难度,加上喜欢调子,学起来就更轻松一些。陈奕迅的《孤勇者》Lonely Warrior由英国歌手肖恩和妹妹Jasmine 合唱。
看完了评论区,作词人好像经历了重大的生活变故,愿好人一生平安,愿你们都能继续热爱这个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6663/da7b3cdf4367bc6a.jpg)
上午一遍遍在循环播放,边听边练,一个小时左后,学会了前一分多钟的歌词部分。当我听了之后,慢慢的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独特之处,因为是中文的调子,英文改编或者写歌词的时候,其实整体需要按照中文的节奏来。
而中文是syllabus-time language音节计时,英文是stress-timed language 重音计时。两者的差异会导致在部分歌词的时候,需要以中文节奏为指向标,把英文里的重读和非重读体现出来,无论是一个句间的,还是单词内部的,都会体现出来。尤其是单词内部的,更明显。比如开头的第二句歌词,bruises是bruise的复数形式,那么在唱的时候,重音部分/u:/ 的音长相比于非重读/i/读的很长,而且非重读i部分,很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6663/2f496cee2f1e6d59.jpg)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下面这句歌词,we're so similar you and I 中的similar 的非重读音节部分,特别轻快,甚至有种听不见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6663/0cb8377281f9e762.jpg)
最明显的就是高潮部分,who said heroes can't be ordinary souls其中ordinary 这个词,多音节词,第一个音节重读,拉的很长,和其他部分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我觉得是要通过这个音长来符合中文里面的调子的节奏。
还有其他的是句间的变化,那个相对来说,更能听出来一些,但是单词内部的,难度大一些。
开头部分,每个句子开头,一般都是很轻的,不会音长很长。轻起。
真很佩服词作,作曲,翻译过来也非常美。我把前面一半的歌词都抄了一遍,而且全部都学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6663/798d3d9597563c1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6663/9b83efca454815c3.jpg)
抄的时候,我也做了一些标记,把这些大致的点标注了一下,基本上就知道了要注意什么,但是对于音高,有些地方真的上不去,太高了。以及音长,到底要拉多长,这个也没有概念,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不太懂音乐的乐器和调子要到哪个节点转换。
真的发现歌曲很美,还其他几首的,也打算学一学《这世界有那么多人》还有一些其他英文的,发现几个博主教的也很详细,可以借鉴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