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

作者: 三千奥义 | 来源:发表于2022-09-22 00:34 被阅读0次

孟武伯,姬姓,鲁国孟孙氏第十代宗主,他名字叫彘,“武”是他的谥号,“伯”则是指他的排行,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他应该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嫡长子,世称仲孙彘或者孟孙彘。

孟懿子问孝,孔子告诫他不要违背礼。现在孟武伯来问孝了,孔子告诫他行事谨慎,不要胡作非为,让父母除了为子女的疾病可能会有担心外,不再对其他方面有所担心,这才是孝道。父子俩问得是同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却是因人而异。不是孔子自己对孝的理解前后不一,而是因为父子都是贵族,孟懿子拥有着管理国家的权力,所以孔子希望他能够依礼控制自己的行为,要自觉维护国家的礼乐制度。而孟武伯不同,他有父母管教着,所以孔子只告诫他不要成天惹是生非让父母为之操心,让“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孝顺了。他又曾经向孔子咨询过仲由、冉求、公西赤是否有仁德。

公元前478年,孟武伯与高柴辅佐鲁哀公与齐平公会盟,会盟时,齐侯稽首跪拜,鲁哀公则平身而拜。齐国人盛怒,孟武伯说,据《周礼》,鲁国君只会对周天子行稽首跪拜礼,对诸侯则行拜礼。公元前470年,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接,并举行了酒宴,有个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哀公宠爱。这次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向郭重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肥胖啊?”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反过来讽刺孟武伯一向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于是孟武伯与鲁哀公互相厌恶。

公元前468年,鲁哀公认为三桓奢侈太过,想借助诸侯国的力量除去他们。三桓亦觉得鲁哀公狂妄,君臣之间互相抵牾。鲁哀公多次问孟武伯:“请问你们三桓,我快到死的地步了吗?”孟武伯回答说:“臣无由知之。”之后,鲁哀公通过邾国逃到越国。三桓拥立其子为鲁悼公。

相关文章

  • 为政第二(6)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章旨】:本章是孟武伯让孔子保身尽孝。 【注释】:孟武伯:孟懿子...

  • 为政第二(2.6)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注释: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名彘。 疾:疾病。 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

  • 学习论语12‖为政第二

    6、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②疾之忧。”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②其:指代“孝子” 译文: 孟武...

  • 读《论语》 第二十二章 唯其疾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名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 什...

  • 《论语》为政篇6

    【原文】 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 ①孟武伯:上文孟懿子的儿子,名彘(zhì),“武”是...

  • 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22天/共270天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①孟武伯:上文孟懿子的儿子,名彘(zhì),“武”是谥号。 ②其:指孝子。...

  • 伯越早读【27】—《论语》—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 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使...

  • 读《论语》024:孝就是少让父母操心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二条,孟武伯问孝。孟武伯,就是上一条孟懿子的儿子,他也来问夫子什么...

  • 论语为政篇第六节(22)

    文/冬至 原文: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

  • 浅读《论语》有感「二十」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谥号为“武”。父母唯其疾之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武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qe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