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读书的人总是喜欢用书呆子这个词来定义那些喜欢看书又看不惯的人。
首先看不惯说明不是一个频道,不是同一类人。
看不惯又超不过又干不掉,是不是只能扣上个书呆子的帽子。
有个同乡,自己是个不爱学习,不爱读书的人,她看到的每一个读过书,戴着眼镜,生活某些方面还不如她,她就说你看读书读傻了吧。
她过得怎么样呢?嫁了隔壁村,生了一女儿一儿子。小学的作业就全交给晚托班,和孩子已经没有精神上沟通和互动。每日打零工之余就是邻里闲聊八卦。儿女延续她小时候求学之路,当然现在课外班多了,就只能寄予课外班。她满足她的生活。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边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是一份局限。不承认自己的局限,不能够否定自己,又不给自己充电,又不反思。
现在都在说"教育阶层闭合‘’,"寒门再难出贵子"。对于普通家庭父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唯一改变孩子的能力和逆袭稻草就是读书。
读书不仅成年人需要,小孩也需要。读书是值得父母留给孩子的财富,生产性的财富,而不是高消耗品。
生活没有一概的结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和节奏轨道。
也听街坊说认识一个酷爱读书的人,真可以说是“读破万卷书”,但书呆子气十足。表现就是似乎什么都懂。面对任何问题都喜欢追根究底、引经据典的回答。生活中性格和处事总是和普通人不一样。比如你在她面前出丑一次,她就马上会嘲笑,而且日后还会常常当做笑话提起。这就尴尬了。
这尴尬和读书有关吗?
书呆子的问题和读书其实是没有任何关系,和读书的多和少,也没有关系。只是说她的社交能力缺失,可能也还有童年及原生家庭以及早期学校教育都有相关。
读书是有心理疗愈功能的,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医治所有的创伤和缺点。
不可否认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带着某种童年时代心理创伤长大的,区别只是程度不同,伤情不同而已。
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于家长本身,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父母都犯过错误,这些错误,虽然是无心之过,但都会给孩子带来心里伤害。另一个原因就是社会的大环境,在社会中包括亲戚、朋友、邻居、老师、同学和陌生人等等,不可能每个人都绝对的公平,都会给不能处理复杂情况的无忧童年带来破坏,甚至毁灭。
可以假设的是,如果"书呆子"一直都很少读书,她的表现也绝不会比现在更好,应该是会更糟糕。
而所幸的是对于"书呆子",他可能自己的内心是充盈。幸运的是他还喜欢阅读,有阅读相伴,阅读给了他很多的知识,给了他一些精神的慰藉。给了他生活的满足感。
任何一本好书,其中往往蕴含着人性的真善美,核心价值观一定也是正面的。发现一本好书就像拥有了隐形的翅膀,心灵不再寂寞,伤痛得以平复和疗愈。
毫无疑问读书是一种自我救赎最普遍,最有效,最简单,也是最能把控的方法。
罗永浩说:"只有每天逼着自己发疯般的往前跑,往前赶才能够存活下来。对于我们来说,春暖花开就是退休的时候,我觉得这是科技行业创业者的宿命‘’。对于没有爹拼没有房拆的每一个年轻人都是这个宿命,读书储备技能和知识,增长见闻都是一条捷径。
把时间用在读万卷书,不要自暴自弃和清心寡欲,今天不会读书不代表明天不会读书,这一代不需要知识不代表下一代也不需要知识。
可以注意到有一种现象:很多道理,对一些人如同一张薄纸轻点即透,豁然开朗,对另一些人确如高山,难以逾越。其区别就是因为有些人通过读书建立了很多接纳新思想和新事物的通道和根须。
不爱读书又看不惯别人读书的人有三个特点,一是懒,二是扎堆八卦,三是前两个会遗传。
读书人就是喜欢看不惯又干不掉又超不过的劲头。
读书人的世界总有意想不到的精彩,总有能帮助不断提高思想和智慧的方法。
借助读书任何一个普通的人都会慢慢获得清晰的思考能力,更少的陷入盲从和愚蠢。
读书能让人看见世界,看见他人,也能够让人从外到外内看见自己。
当一个人看见自己时候,就会自动进入修复程序,并且变得有力量,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救赎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