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耿向顺”开通以来的第234篇原创文章,关于新【公益青年成长】。
引言
前段时间,在网上遇到一个计划进入公益行业的网友向我咨询:耿老师,进入公益行业做全职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哪些经验?在哪里可以学到这些技能和知识?
其实,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为了普及一下公益慈善这个冷门的行业,以前在网上写过关于全职在公益组织工作的相关文章,后来陆陆续续收到过不少类似的咨询。
我从大学时期开始参与公益实践至今,已经有六年,只算全职在公益机构工作的时间,也有三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有自己创办草根机构、独立运营项目,也有加入较大正规的基金会工作。做了一些公益项目,积极参加了上百场行业活动和几十个学习提升项目、课程,学到了不少公益行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也锻炼了一些技能,收获颇丰。
今天写这篇经验贴,分享一下我这几年积累的一些关于公益新人成长提升的经验(包括学习项目、行业活动、发展机会等),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广大刚进入公益行业不久的朋友们更好地提升自我。
此贴最适合计划进入公益行业、刚进入公益行业工作三年以内、计划跨界加入公益组织工作、特别有学习提升欲的同行朋友们。
本文将从(1)公益行业从业者需要的素质和能力、(2)如何有效、快速地提升这些工作能力两个大的方面来说。
01
公益行业从业者需要哪些能力素质
我们可以对公益从业者下一个定义:在公益基金会、民非等非营利机构做全职工作的人。
关于在公益行业工作的一些经验如行业概况、岗位分工、薪资水平、求职渠道等信息,我写在了这篇文章里《耿向顺:你真的想好要全职加入公益组织了吗?》(可跳转查看)。
作为一个专业的公益从业者,应该有哪些基本能力和素质呢?
先定义并区分两个概念,方便进一步陈述:素质和能力,两者经常被混在一起,在我看来,其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
“素质”指的是一个人本身的年龄等硬性条件、自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品格、行为模式等很难因外界干预(培训指导、强行要求等)而在短期内发生较大改变的特性。如身心健康、自信、诚信、乐观、抗压、乐于助人、学习欲、同理心、善良、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向往、团队领导力等方面的特性,这是一个人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特性或客观条件,难以通过短期可以训练而改变,是长期坚持和环境干预才会发生变化的,甚至永远都难以有较大改变。
“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可以通过外界干预(培训、学习、实践、引导等)在短期内实现提升并转化为自身可以用于达成某项目标的工具性技能。如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品牌传播管理、人员行政管理、活动策划、写作撰稿、公众发言、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和反复锻炼,在短期内有大幅度提升的。
在公益从业者的素质模型需求层面,无论是在什么岗位,除了在领导力、社会洞察力等高层岗位的特殊属性素质之外,其他都差不多:上到理事长、秘书长、总干事,下到助理专员,基本上都离不开几条:
善良富有同理心、乐观积极、抗压抗挫、诚实守信、向往美好社会、有责任感、耿直自律、好学上进、领袖气质等素质,其实这些也是绝大多数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
素质是难以改变和提升的,要想提升自己的“素质层面”只能靠刻意练习、训练十年八年的,才可能会有较大的进步和提升。我们探讨的其实主要能在短期内较为快速提升的部分,其实是能力部分。
在能力层面,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会因机构、因岗位而不同,具体要看每个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公益行业通识(公益慈善行业法律法规、规则、发展历史、行业概况、常规名词定义、公益机构运营规则)、项目策划设计与管理、财务管理、品牌传播管理、筹款管理、人事及志愿者管理、演讲表达、沟通与交流、文案写作等这几种能力和知识,是必须有的,只是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领域需要的能力长板不一样,有的能力需要精通、有的能力只要有个大概了解,所以需要看自己的需求和短板去提升。
关于公益从业者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模型,我推荐墨德瑞特出的《公益组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能力库》,这本手册中有很详细的研究和解释,仔细查看,可以看看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在哪里,需要看的小伙伴可以找我要。
(公益行业里大多人手稀缺,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所以感觉什么技能都需要啊!)
02
公益从业者该如何提高工作能力
那么,公益从业者特别是公益新人,该怎么提高工作能力、提升职场竞争力呢?
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公益机构,其实本质都是在做一份工作,能够帮助自己成长发展的,我总结几个关键节点:早定计划、选对平台、跟对领导、主动发问、多做实事、频繁跑动并跨界学习、聚焦领域、反思复盘、大胆输出。
1.早定计划
应当明确,公益从业者,也是一名普通人,只是选择在公益机构工作而已。公益行业的工作,本质上也是一份工作,和在企业工作有其区别之处,但相似之处更多。
从进入职场开始,就应该为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干公益慈善这个行业来讲,尤为重要。
一因为公益行业其实是一个很小众的行业,从业人数不过几百到一千万人,大机构非常少,天花板特别低,一眼就能看到尽头,干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干到高层领导职务,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二是行业的薪资水平低,同等工作经验、能力水平的人的收入,普遍比在企业工作低得多,年轻几年上不养老下不养小的时候,在公益行业做全职还算勉强过活,结婚生子的时候,就比较困难了。
三是家人、朋友也不一定会理解你在做什么,得不到太多的外来支持,时间久了会坚持不下去。每次我和其他行业的朋友介绍我的工作时,别人总是会对我竖起大拇指称赞我有爱心,也许心底里认为我是个有钱的富二代,毕竟在不少人认为能以公益做全职的都是有钱人。
干公益不仅要有情怀,还要有能力,也要认清现实,早作打算。是一辈子都干公益这个行业还是中场转行,是一直打工还是独立创业,想做到什么位置,聚焦什么领域,这会影响决定了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尽管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是得有个三年五年十年的大致规划。制定个人职场发展计划,可以采用半年、1年、3年、5年、10年的时间节点来做,有计划有规划,让自己能有节奏、有方向地前进,轻松应对工作压力。
关于制个人发展计划的方法,可跳转阅读:《耿向顺:如何制定年度计划才能让自己持续、快速、有效地成长?》
2.选对平台
刚入行时,一定要尽可能进入一个正规且在业内较有实力且符合自己想做的领域的机构,大平台就意味着高起点,能和非常多专业的人共事学习,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也有较多的资源,较大的项目操盘的机会,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可能会在这里遇到靠谱的领导和搭档。
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机构的招聘信息和机构信息呢?推荐几个平台:中国发展简报、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基金会会中心网,找准机构再去查找其招聘信息,智联招聘、猎聘网等互联网招募平台也有相应的招聘信息,找找前辈推荐、内推更为靠谱。
进入一个机构后的第一件事,是弄清楚这个机构的组织构架、业务组成、业务流程、组织文化等基本信息,能帮助自己快速在一个机构站稳脚跟,开展正常工作。
3.跟对领导
直接上级领导,将会对一个人未来一段时间里的工作/个人成长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遇到一个好领导,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更大的包容、更多的资源支持和经验辅导,跟对了领导等于少奋斗N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跟实战派的领导,跟有较多的实操经验而非只会忽悠吹牛逼的务虚领导,容易让自己也变得虚。
跟对领导这件事情,可遇不可求,靠运气,不过在求职面试的时候通常也会遇到将来自己的直接领导,面试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个时候也要注意一下,多查一下将来可能上级的履历和打听一些过往的行事风格,初步判断一下这个领导会对你有多大的帮助和支持,选工作不仅是选岗位、选平台,也要选领导。
4.主动发问
在工作中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清楚、不会做的地方,马上去网上查询、书上或者资料里找,如果还是找不到,一定要主动去找同事、前辈、领导请教,不要害怕,不要觉得去请教、麻烦别人,去问别人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特别是在领导给自己下达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追问明确任务及预期目标,确认之后呢,要及时给到进展、反馈,让领导、同事知晓进度,才能够有效的帮助自己纠偏。
在工作中,没有目标的事项,都不叫工作事项;没有量化的目标,都不叫目标。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先问目标是什么;在布置一项工作时,先交代目标是什么。你还需要知道,你的工作在总体目标中处在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目标要求不说清楚,很容易浪费彼此的时间。
5.多做实事、多干活
刚进这个行业的时候,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是少旁观,多干活。跟着领导去做一些事情,就算领导没安排你做,也要主动去要活儿来做,听讲座、听网络课程、看书固然重要,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出真知。
先从工作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做一些自己觉得能做、也能够做好的事情,先去验证自己的能力,逐渐积累经验。如果能做好,也做好了,然后再去挑战能做但是不一定能做好的,如果又做好了,那就再去挑战不能做也不一定能做好的,越做越大,越做越难,越做越复杂。
由易到难,积累经验和成就感,主动不断给自己加难度,挑战自己的能力上限,可以有效加速自己的成长。
6.频繁跑动并跨界学习
我所说的到处跑动,不是指频繁跳槽,而是不断去尝试不熟悉领域的事情、多去看看别人做什么、怎么做,帮助自己开阔视野,结交朋友和找发展方向。
在机构内部,在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去跨部门帮助一些其他部门同事的忙、参加一些机构工作和活动,不仅加深同事之间的熟络程度、方便日后做事,也能顺便体验和学习一下他们做的事情,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兴趣,将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在机构外部,更注重开阔视野,寻找机会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行业活动、业余项目、跨界活动,多参观其他同行机构、跨界企业的业务和项目,能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还能结交不少朋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更多可能性。
顺便一提,各种以舞台形式发言、表演、颁奖的盛典、大会、论坛,不用频繁参加,参加几次就好了,因为收获不了什么,也无法帮助自己提升,要参加一些小一点的专注领域的工作坊、沙龙类的活动,更能让人有收获。
有很多不错的行业活动和项目,可以帮助计划入行的人、公益小白、职场新人更加了解公益行业,也能结交朋友开阔视野,这里列举一部分:
【学习项目与活动类】
(1)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咨询志愿者:兼职三个多月做志愿者,在这里可以和各行各业的职场精英组成小组做公益咨询,能学习到一些思维方法,也能更加深度的接触到公益项目,是计划进入公益行业工作的人了解公益的很好选择。
(2)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中国社会企业发展论坛:在这里窥探到公益社创行业的最前沿信息,接触最活跃的组织、人群。
(3)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在这里和几百位公益新青年相遇和碰撞,链接与发展。
(4)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益桥梁计划:在这里花一两年的时间,可以做公益初步尝试,看看是否要在这个行业继续。
(5)美丽中国、为中国而教、杉树支教等:到乡村地区做支教老师,虽并非是和公益从业者完全等同,但也是一种全职形式的参与公益、
(6)银杏伙伴、明天府伙伴等人才支持项目较为高阶一些,适合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
.......
【学习平台、课程类】
(1)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跨界公益课程非常多。
(2)益修学院:专注职业公益人学习的平台,传播、人力、筹款、公益通识等。
(3)网易公开课《中国公益五十课》:看完即可从小白到入门,看懂并能熟练掌握则已是资深。
(4)ABC公益线上课程:比较专业的传播、人力、筹款等方面的知识
(5)商道纵横CSR课程、明德公益评估训练营、爱佑公益创业营、星展银行/社企论坛-社会企业训练营、国际公益学院Emp等课程项目也十分有质量,适合较为高阶一点的从业人员参加。
(6)当然,除了公益行业的,跨界的也可以学一些,看个人兴趣和工作需要。
.......
【书籍、资料类】
《公益的方法》《公益慈善项目管理》《公益慈善品牌管理》《慈善法》《公益项目设计》等书籍,可以选择一些来看,光看是不行的,也要用起来。
眼界,经验,技能,知识,都非常重要。
7.聚焦领域
在进入职场前1-3年可以尽可能的尝试不同的领域、岗位,但建议在这段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天赋、兴趣、长板所在的领域,在1-3个领域聚焦发展,成为行业高手甚至专家,能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8.勤于复盘
每隔一段时间,检查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和成长情况,复盘不是过流水账,而是要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可以保持;哪里做的不好,需要改进。敢于自我否定的心态很重要,不能因为自尊心,把问题都归给外界,否定自己有问题。抱怨和自我停滞都是极其危险的。
9.大胆输出
不管是什么阶段,小白还是大牛,都要敢于输出,用输出的形式倒逼自己输入,是非常快增加自己知识能力的办法。输出不一定是非要公诸于众,可以公开也可以自己看,输出的方法有很多,写作、分享、开课、演讲等。
我从开始工作至今,用写作和开课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写了一两百万字了,每一次我写出来,都会系统地重新整合学习想要写的议题。看过学过的会忘记,输出来的,大多数才属于自己。
坚持的输出,不仅可以帮自己梳理知识,也可以帮助自己打造个人品牌,可参考《该如何建立自己在职场中专业靠谱的个人品牌》
后记
尽管人生发展,多半靠机遇,靠天赋,靠投胎,但也不要轻易放弃,只要敢积极面对,肯勤学苦练,能脚踏实地,就总能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奇迹和成绩,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敢伸手抓也有能力抓住的人。
以上,就是我关于公益行业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提升自己能力、经验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祝大家事业有成,步步高升!
作者&编辑:
耿向顺
青年公益人,知名教育/公益/职场领域自媒体作者,获得2019年十大影响力职场大V,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等荣誉,从事乡村教育发展、品牌传播、青年发展领域的工作,累计撰写各类稿件稿上百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