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大一的学生很迷茫,问我一些问题,涉及到人生方向、学习能力和教育体制。他说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迷惘。
我分析这位同学的问题,学习能力涉及到智商,教育体制涉及到考试的评价,人生方向涉及到通向目标的道路并不清晰。从小到大,我们似乎被各种考试评价牵引并被逐步“淘汰”,我们会获得最终的成功吗?
这里面主要涉及到成长与学习,以及对当前教育的看法,这些问题确实我也在思考,这里简单给出我的部分观点,仅供参考时间。教育问题比较复杂,而我说的比较简单。因为要说完整说清楚,还需要更多更多文字与讨论。如果你真的对成长迷惘且认同我的部分浅见,还想深入了解,我的建议是阅读我提到的书籍。
成长的迷惘一)成长型思维
《终身成长》这本书提到了成长型思维这样一种心智模式。我们的能力并不是稳定不变,但问题在于我们其实经常认为我们的能力没有变化,即固定型思维。俩种心智模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俩种人生。这是这本书最为主要的贡献。
《多元智能新视野》这本书则讨论了人具有的智能的类别。我们现在把两本书的观念合到一起来看,就会得出人与人的智能类别不可能完全一样,而且都处于可以终身成长和调整的状况。
还有一本书叫《刻意练习》,实际上和《终身成长》的观念一脉相承。如果你希望在某方面做得更为杰出,你就需要进行刻意练习,聚焦、长时间训练且不断增加挑战与难度。
这三本书的观念加在一起,比较清晰的回答了一个问题,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自己改变自己的智能结构与组合,使之更匹配我们的目标,而且这是可以操作的。
我们所有的智力活动都有着大脑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作为其基础。智能的发展意味着大脑的变化。脑科学在近十几年来进展很大,揭示出很多新的科学道理。《心智、脑与教育》这本书相对学术化一些,对运动、阅读、艺术、音乐等活动是如何改变大脑进行了分析。而如果你阅读更多脑科学有关的书籍,还会了解到人在0-6岁的教育非常关键,另外一个关键期在12-18岁的青春期,也是一个大脑快速发育变化的时间段。不同的时间段,脑区发育状况不一样,思维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但人的大脑终身在发展之中。这意味着智能可以改变。
你是哪一种心智模式?上述这些理论对于当代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冲击。比如,我们的教育总是不可避免的要评估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评估学生的智商水平。而从多元智能理论看,这样的评估肯定无法覆盖一个人全面的六种智能,因此很可能是不全面的。在引导学生发展自身方面,仅仅具有很有限的参考价值。而从成长型思维角度看,“不及格”这样的评判结论应该修正为“尚未达到”。因为成长并达到某一种水平是必然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坚持和努力,而不是判断他们不合格。
由于这些理论比较新,这种冲击和影响还在一点点发展,在国内外的大中小学都是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
二)天赋与成就
有些人天天玩,看似并不努力,还能考很高的成绩。这种事情我们经常见到。人的能力有累积效应,当前的能力优势也许是之前刻苦训练所得。
据说莫扎特5岁就能作曲,因为他从一出生就在音乐的环境之中学习了。
从竞争的角度看,我们似乎处于劣势。如果和这些人比拼,看似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然而有更多的例子表明,未来的人生并不取决于分数、智商。正如人的智能有很多维度一样,社会的需求也是多维度的。很多很多机会,并不一定会按照分数所能代表的天赋来分配。假定甲乙二人的天赋都足以应对他们的工作,足以应对可能面对的各种挑战。甲在大学里的成绩比乙要强很多,但最后的胜出者,很可能是对该工作更加热爱,更能坚持,更适应变化,更愿意付出,更善于沟通和交流、更善于合作、更精力旺盛或运气更好的乙。这恰恰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郭靖不如杨康聪明富贵,笨得要命,但烟雨楼的赌约,丘处机输给了江南七怪。
诸如热爱、坚持、适应变化、付出、沟通交流、合作、精力旺盛和运气这些东西,并非都是不可评判的,但你觉得通过当前这种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能够测量出来吗?
路在自己的脚下,鞋合适吗?三)评价的局限性
一旦理解了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局限性,也就理解了各种评价体系的局限性。无论是大学,还是大学里面的学生以及老师,目前都是被这样一种具有局限性的公平评价体系所绑架的。这个游戏可以类比为大家有着大小胖瘦各异的脚,但是却需要穿上同样尺码的鞋,然后看奔跑的表现。
公平评价的作用之一是为资源分配提供参考。对于学生,获得一个好的绩点,对于保研、出国和奖学金,都是比较有诱惑力的。但这并不代表保研、出国和奖学金可以让你做成事,将来有自己的公司或成为钢铁侠。对于学校,论文、长江学者、院士、优秀校友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一些体现学校水平的例证,但这也不能反映出这个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教育获得了适应个性发展的成长。
成长与成绩不一定匹配。教学与育人也不一定匹配。这是高等教育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局限性。
四)成长与选择
这就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果我们一直听任“指挥棒”,相信“评估体系”,我们什么时候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来发展自己的个性?
如何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如果指挥棒或评估体系喜欢我们内心的声音和我们的个性,发生了共振,那么我们就找到了理想解。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但如果共振没有发生呢?我们能够影响指挥棒或评估体系吗?如果不能马上影响,我们该怎么办?
更为现实的作法是为我们自己留出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自我发展的时空中,我们定义自己的标准,让内心的声音做主,让自己认为需要发展的个性和智能得以发展。这是在当前情境下考虑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个自然而然的推导。
这么思考看似离经叛道,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大学的使命,恰恰是当学生离开大学的时候,对于如何进行自我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因为离开大学进入社会就意味着全部都是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全部都需要自己做主了,所以其实大学的本来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在大学期间最具价值的事情,是低成本尝试各种可能性,然后在进入社会的时候,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进行选择了。只有少数人能够凭借领先的绩点获得保研资格,而所有人都可以利用大学的时间和条件进行各种各样的自我探究与自我塑造。
比如,“做成事、作公司或成为钢铁侠”这几个想法,需要哪些类别的能力,需要进行何种训练或尝试,需要做到何种程度等等,这些是自己需要进行规划的。结合大学所能提供资源的多寡,自己当前能力与资源的多少,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尝试,才能逐步理解这样的目标对于自我塑造究竟意味着什么。
自我塑造同样也需要评估。这样的评估体系,很大概率关系到一生,而非仅仅一俩个学年,但却只能自己摸索自己建立。请问你建立好了吗?
大学期间拥有了较多自由的选择,有了视野更为开阔的涉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利用好这样的自由时光。最差的情况是虚度年华,成长和成绩都没有得到发展,最优的情况是成长和成绩得到了均衡的发展。而选择哪条路,怎么走,走多快,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五)学习能力与设计思维
无论希望拥有哪一种大学生活,学习能力仍然是一切的基础。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升学习能力。但是,我看到的是同学们似乎并不是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优化。这非常可惜。
导论课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自主学习、团队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学习引导课程。导论课最终的大作业,有很大的自定义空间,同学们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是自己定义。导论课提供了高年级助教,进行了大量的分享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与理念。
自主学习能力一点点提升,意味着依赖性在一点点降低。坚持自主学习的结果,是使得自己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变得自由自在。
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能够吞食与消化更多更大的困难。在应对变化,迎接挑战的时候,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大学的四个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作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处。大学强调创造力,因此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与以前完全不同。学会如何学习,由此具有新的含义,也是其他几个学会的基础。有多少同学真的理解这样的不同?
创造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定义自己的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发展设计思维。没有人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说清楚自己的未来,人们通过设计思维一点点的优化,一点点的逼近朦胧的目标。
如果你看《物种起源》或《人类简史》这样的书,就会知道动物或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种进化过程。如果你看《精益创业》这样的书,就会知道创业公司实际上也是一种进化过程的产物。设计思维方法论实际上根源于进化论,我觉得这样的方法论可以应用到自身的发展,或自己的学习过程。
复杂的进化催生了复杂的认知他人能够给我们很多建议,有些建议很可能极有参考意义。但我们仍然需要找自己的路,这就需要摸索。就需要预测、构想、测试、调整。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未来,我们需要进行最低成本的试探。设计思维就是这方面的方法论。
《斯坦福的人生设计课》是一本将设计思维和人生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书籍。据说这门课在斯坦福很火爆。看来哪里都一样,无论何种教育体制或学习能力,这个阶段的人生都是一样的迷惘。
人生的设计靠自己最后列一下参考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开卷有益。特别推荐《终身成长》、《刻意练习》和《人类简史》。
如果看这些书对你有帮助,记得告诉我一下。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About the Growth for Freshme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