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发觉中国的英文教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在结构搭建上存在一定的错误和误区。
英语学习首先应该像雅思学习一样分成两个区块一种是学术类英语,一种是普通类英语。两种英语的最终目的和学习方式其实也是不同的,学术英语更多是为了在海外学习或用用英文学习学术类而服务的,普通类英语是针对于日常生活而打造的。在梳理出学习英语的目的之后,再来看应该选择哪些专项练习。
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一直都是以学术英语的目标进行普及教育,注重的是多背单词,多做题,学会语法等基于应试而非实际应用的英语学习方式。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应该分成5大区块来学习,1. 单词 2. 听力 3. 口语 4. 写作 5.阅读 ,然后分别针对这5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英语能力。
1. 单词,英语作为一门全世界比较普及的语言,其普及的主要原因在于易于学习。在读过《1368个单词就能说好英语》后,我发觉其实只要掌握高频词汇之后,就可以用英语表达大多数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深耕去学习更多单词即可。
我们的单词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将英文单词牢记、背过,但是很少学习如何针对性的来使用这些单词,往往在经历过中国的英文教育后,还是在使用那些很简单的词语,却又表达不出什么自己想表达的观点。我的观点是,英文单词的学习其实应该是用新学的英文单词来造句,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单词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在什么语境下可以使用。也就避免了有些时候错误的用了错误的词汇而产生歧义。
2. 听力,很多中国学生听不懂英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的发音不标准和不会读音标,因此在听力方面要纠正中国人容易发错的发音,例如:th,wh,ph等,然后纠正音标,让中国学生在发音上和自学上有一杆标尺。
3. 口语,英语的口语在1368个单词的基础上,外加学习高频英文语法,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语句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意思。口语的学习也应该是在每次学习新的词汇后,将这些词汇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例如我今天刚刚学习了however,那我知道了however怎么用,我今天用的顺手,下一次我还可以继续使用。
口语的另一块是rhythm,老外说话有一种特有的说话强调,这一块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4. 写作,英文写作这一块还没想好,大概是应试才会用到写作,所以这一块应该是搭建很多模型来帮助学术英语的写作。
5. 阅读,在阅读上每次都选取不同话题的阅读内容,见多识广的来帮助提高阅读水平。
总体来讲,还是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各区块的能力,通过多加练习来提升个人的英语能力。通过学习中国明星纠正英语发音的那个视频来纠正口语发音,用1368个单词来构建基础的英语表达,学会使用这1368个单词来促成可以想表达什么都可以,然后多加练习来实现普通类英语可以用来与老外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