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来咨询,她的孩子只有五岁。她说,孩子非常胆小,很自卑。跟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从不主动表现,只会模仿别人,看别人怎样她就这样。陪她一起写字,她总是每写一个字就抬头看看妈妈,只有等到妈妈说这字写对了,才敢继续往下写。别的事情上也这样,似乎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才安心。
这位妈妈表示,自己非常鄙视那些纵容溺爱孩子的人,所以在孩子出生前就下定决心,要认真教育孩子,精心引导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妈妈给擦了一下鼻涕,也要说谢谢。如果孩子哪次忘了说,妈妈就会提醒孩子“怎么又没礼貌了,别人给你做了事,要记得说谢谢”。
她经常给孩子讲“事不过三”的道理,让孩子知道有错误必须立即更正,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孩子做对了,她也很积极地按照育儿书中说的,从不吝惜自己的表扬。她不明白自己这么用心,孩子怎么养成这样的性格?
其实,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她从来没有给孩子“犯错误权”,孩子的任何探索行为,都会收到她即刻的反馈——批评。
圆圆大约四、五岁时,我们带她回内蒙古她奶奶家过春节。奶奶家住在牧区,没有自来水,日常用水都靠厨房的大水缸。水缸旁边放个长把水瓢,专门舀水到各个容器里。圆圆刚回去要洗手,脸盆里没水,她不懂得用小瓢舀水,直接把脸盆伸进了大水缸。脸盆外面长时间没有擦洗,比较脏,她这一舀,一大缸水都被污染了。我和奶奶看见了,都下意识地惊呼一声,圆圆瞬间有些害怕和不知所措。
见到孩子这样,我们赶快笑笑说没事,只会拧水龙头的小朋友,还没有用大缸的经验呢!然后告诉圆圆那个小瓢是干什么的,顺道讲起了小时候的回忆,在交谈中,圆圆很快忘记了刚才闯的祸,喜欢上了小瓢,不仅用瓢舀水洗了手,还给奶奶养的动物的饮水池都加上了水。他爸爸把大水缸里的水彻底换了一次,边提水边说好久没从水井打水了,简直像打球一样高兴。
我和先生几乎不会因为圆圆做错什么事而批评她,打了碗、尿了床、往墙上乱画等等,所有这些小事在我们看来都很正常。我们甚至不会表现出吃惊,而是开个玩笑,化解孩子的尴尬。
孩子的大部分行为,其实都谈不上对错,只是不成熟。作为一张白纸来到世界,突然被世界包围,孩子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就像我们从太阳下走进一间暗屋,眼睛要适应一会儿,这个过程就是成长。如果这时别人急于下论断,说你眼睛有问题,那显然不对。
心理正常的幼儿往往比较自我,更专注于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别人的评价。一个仅仅五岁的孩子,从她开始接触世界,还不具有理解世界的常识,也没有把控自己的能力时,就被过度评价,被告知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小小的她又无法理解家长的每一种评价,无法自行做出判断,所以为了逃避惩罚,只能消灭自由意志,看别人的脸色去做事,等待着别人的评价。
没有“犯错误权”下的批评,是可怕的大棒,而没有“犯错误权”下的表扬,也是南辕北辙。在儿童教育中,欣赏和不许犯错是无法兼容的两种态度。一个不允许孩子犯错的母亲,是不可能真正欣赏她的孩子的,她的夸奖只能发生在孩子做得令家长满意的时刻,强化孩子这样的印象:家长满意,你就有好果子吃;家长不满意,就要给你颜色看。这反而导致孩子会花很多心思和能量来揣摩和迎合家长,消耗自我成长能量。
很多人担心我这样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会养成他们自由放纵的习惯,但你要明白如果你前期边界设定得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后,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疼一样,不等你说他就会感到不好意思,内疚、痛苦。家长这时如果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再板着面孔说一些“我跟你说了几遍了”“我早就告诉过你”之类教训的话,只会让孩子觉得烦躁、丢面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孩子反而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如果这样的对抗经常发生,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
有太多的家长,不愿意给孩子“犯错误权”,动辄上纲上线。但事实上,每个“失误”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导,他只要感觉到了不对,就一定会从中收获经验和教训。当然,前提是你曾在他心里种下正确行为的种子,为他提供了行为边界。
童年需要“试误”,需要“不听话”。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这犹如不允许学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样,是以暂时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长久的、内在的完善。就一个孩子来说,他内心自信平和,比谨小慎微重要;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错重要;他有自我选择的勇气,比选择正确更重要。
培养一个完全“听话”的孩子是件可悲的事,当一个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处处循规蹈矩时,那不是教育的成果,是生命中隐伏的久远的悲伤。每一个缺少自信、自我、自尊的成人,背后都有一个不许犯错的童年。
一年一起读50本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优惠价365元
微信支付宝扫码入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