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为了帮丈夫讨要一个说法,历经波折。从乡治安室,再到县公安局,又到市公安局,最后告上法庭,才有了最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秋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将受伤的丈夫以及家活农活扔给年迈的公婆,已经怀孕六个月还得和小姑子顶着烈日行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没有经济支撑不得不低价卖掉家中唯一值钱可卖的红辣椒。

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为了“讨个说法”,这其中的代价着实有点大。
在如今的社会中,多的是像秋菊丈夫一样的人。自己的利益受了侵犯,但是因为维权之路繁琐坎坷,大多选择放弃,像秋菊一样不顾一切去讨要说法的人微乎其微。比如自己的辛辛苦苦写的小说,却被人抄袭署名发表;自己的摄影作品未经授权被到处使用;加班加点赚的兼职工资被老板扣着不发......这都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因为标的金额不大, 但是取证以及证明证据有效的成本却非常之高,因此大多数人都选择吃“哑巴亏”。
9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链,成为全球首家用区块链审判的法院。对此,有网友说:“打不起官司的现状,终于要逆转了!”
互联网法院上链,开启司法新篇章
据了解,起诉人可以通过线上申诉入口,在线提交合同、维权过程、服务流程明细等电子证据,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CA/RA机构、法院等链上节点来共同见证、共同背书,为起诉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杭州互联网法院常务副院长王江桥介绍,该区块链由三层结构组成:一是区块链程序,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程序将操作行为全流程记录于区块链,比如在线提交电子合同、维权过程、服务流程明细等电子证据;二是区块链的全链路能力层,主要是提供了实名认证、电子签名,时间戳、数据存证及区块链全流程的可信服务;三是司法联盟层,使用区块链技术将公证处、CA/RA机构、司法鉴定中心以及法院连接在一起的联盟链,每个单位成为链上节点。通过整体的完整结构,能够解决互联网上电子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生成、存储、传播、使用,特别是生成端的全流程可信问题。

如何运作?
我们以网站侵权为例:假如你原创了一篇文章,当有一天你浏览A网站时,发现这个网站上发表了你的文章,而你并不知情。要是在以往,为了维权,你得走一系列线下流程。但是有了区块链助力,流程就会精简的多。
首先,你需要打开司法链的区块链程序,通过实人认证的核验,便可开启整个区块链程序记录模式。
然后,搜索并点击侵权的A网站,在侵权网站上打开侵权作品,用户下载、保存侵权的作品,整体流程包括取证的流程都进行了完整记录。
紧接着,系统会自动提交侵权过程的明文记录,杭州互联网法院系统核验本地机器上区块链中的哈希(HASH)数据,经过明文和哈希的比对判断一致性,这样,整个过程就连接起整个侵权证据链,保证了电子证据的真实性。
当然,只要你能提交完整可信的证据,在链上机构的见证下,就不必再到法院,直接就能和网站协商解决。
在维权过程中,你不必像秋菊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你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不同地、不同时、不同步地参与诉讼,“一次都不用跑”,便可解决纠纷。此外,有了区块链助力,便,还可以解决电子数据在传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信问题,可有效避免相关数据被弄丢、不完整、被篡改等问题的发生。

最高人民法院推动“区块链+司法”落地
自今年9月7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虽然说,采用区块链存证的电子数据也具备证据效力。但是,想要保证上链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仍旧是待解之题。即便如此,区块链落地司法存证领域,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那些以往看来,最打不起的官司,可能会轻而易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