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5 日更14/30
晚上和弟一家人到儿童公园玩。
5岁多的小侄女,玩了几个游乐设施之后,想玩过山车,碰碰车,因身高问题被拒绝。她生气了。说:我就不想这样。
爸爸跟她讲了几句道理之后,因为时间紧张(我要赶车,小宝要洗澡睡觉)耐心有点被耗尽。
她最终气嘟嘟地上了车,在路口爸爸跟她说车在这边,她非要往另一边走绕一个圈。上了车就坐着,不说话。
车开了,我看到她嘟着嘴,眼斜斜地看了游乐场一眼,我在想,她在️生谁的气呢?顺口就问了出来。
她拒绝回答,她爸爸也说我不该问。我也生气了,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不搞清楚问题,以后会越来越严重。
执拗期(做不到却非要做)一般是在2-3岁,现在早已过了那个时期,还有这种苗头,不是好现象。
我一个月跟他们待在一起三四天,其实我不完全了解她平时的生活。我担心的是:
1、她有其它需求被压抑了,导致情绪无处安放,发泄在其他地方。
2、她不能面对挫折。她是内向敏感的气质类型,小时候她妈对她说过,把自己弄伤了就不要哭,后来我发现她受一些小伤会害怕被大人看见。我怕她长大了也不敢面对挫折。
3、平时遇到类似问题时,被家长或老师错误对待及引导,导致问题被转移或压抑,没有解决的小问题会酝酿出更大的问题。
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说:只有在成为父母之前,才会觉得自己是专家。
的确如此,学过了那么多儿童心理学和育儿知识,面对一个个小家伙时仍常常感觉很无力,很多问题都不知道根源在哪。
继续努力吧!只有越快成长,才能越有力量。
无能为力的感觉,恰恰是动力。
加油!
文/我若盛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62919/c2183bd97544446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