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接了一个有社交困难的咨询来访。来访者是一名16岁的学生,不愿意上学,有厌学情绪。不爱与人沟通……在咨询前,她的妈妈已经和我多次交流,希望通过我的咨询,可以帮助她的孩子,让她的孩子愿意去学校。
因为考虑到孩子之前有过找心理的经历,我特意选择了一间咖啡厅与孩子见面。当我见到孩子时,孩子的目光躲散,有意回避我。我没有立即进行咨询,而是给孩子点了一杯果汁。
孩子先开始提问:‘’老师,你想问什么?你问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有很多问题,我要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所以你还是不要问了。”
听到孩子看似自信的谈吐,我并没有立即接话,而是继续听她说,这个时候看到她不再提问,而是开始手戳一团用了多次的纸巾,饮料喝了又吐进杯子……
我看到了孩子的焦虑与不安。这个时候,我轻轻的喝上一杯水果茶,轻轻的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孩子:“我妈妈不是和你说过了吗?怎么还要我说?……”
我:“我想亲自认识你。”
孩子:“好吧,我叫……老师,你想问我什么?”
我:“很高兴认识你,我叫……首先我想告诉你,我不是心理医生,我是懂心理学的生涯导师,我是来和你梳理一下你的内心想法的。”
孩子:“老师,我有很多问题,但是现在不知道怎么表达,我说不出来,你别逼我。”
我:“没事,先喝饮料,咱们不急。我今天休息,时间属于你,你想说了咱们再说。”
孩子:“老师,你别逼我,我真的不想说,也不知道怎么说……”
双方安静了5分钟
我:“你可以试着写下来,或者你选择其他的方式都行”
孩子:“不!”
我看到了孩子的抗拒。她是对我的角色的抗拒。与她而言,我是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她的肢体语言告诉我,她现在感到不安,她需要一个信任的角色。
我:“你知道我看到你第一眼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吗?”
孩子:“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
我:“为什么?你认为我会评价你吗?”
孩子:“难道不是吗?”
我:“我为什么第一次见面就要评价你呢?当然不是!我想说,我看到你第一眼,你让我看到你不自信,你内心是有其他声音的,你其实是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是这样吗?”
当我说完这些,看到孩子突然面色温暖,眼神终于面对我,很坚定的说:“是的!”
我知道,孩子的问题所在,在她心底一定有隐藏很深很沉重的事情,源于陌生环境的不信任的因素,我决定慢慢引导她去打开。
孩子主动提出换一个更安静的场所,和我慢慢说。
接下来,我用了2小时的时间,倾听孩子的故事,从家庭到学校,孩子一一倾诉她这6年来的痛楚和一些不为人知的在陌生环境接受到的一些未能及时解决的信息。过程中,孩子三次流泪哭诉,她多么希望有一对理解她成长痛苦的父母,她多么希望冤枉她的同学可以给她倾诉事实的机会。当然,这些事件中,也反馈出孩子在处理校园非暴力欺凌的无助和无奈,她需要家庭的支持,她需要老师的倾听,她需要有人去开导梳理。一件我们成年人看起来很小的学生沟通矛盾,却成为了孩子再次交往的障碍,一个障碍从小学萌芽直到高中才在哭诉中得到释放。孩子的成长多么的沉重。
通过孩子列举的事例,我用强化法一一给孩子进行梳理,用叙事法进行因果梳理,孩子逐渐清晰了事件背后的原因,并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原则上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概念的建立。
2小时后,终于看到了孩子的笑脸,孩子笑的很轻松。我的心也轻松了许多。
接着,我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孩子家长才恍然大悟,内疚和自责,各种复杂的情绪,家长深深的给孩子一个拥抱,轻轻的说了"孩子,对不起,妈妈的疏忽,让你沉重的成长了那么多年。”
咨询结束后,接到孩子妈妈的电话,很激动的说“老师,真的很感谢您!现在孩子像换了一个人,我已经6年没有看到我的孩子那么开心那么快乐了,她说要我给你回个电话,她现在很快乐。”
看到孩子与她父母的和解,与自己和解,我不禁感慨,有多少家长,在没有和孩子深入沟通,探索孩子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底层需求,而是判断孩子“有病”,让孩子“误诊”多年,孩子的“病”是因为沟通堵塞,没有及时排污,导致了过于沉重的成长,负重前行,被动“病”态成长,随之发展,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随之而来。
孩子不爱社交,你和他沟通过吗?你知道他背后的原因吗?作为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没有持证上岗的父母,我们也在成长,放下成年人的“老练”,蹲下身姿,好好倾听孩子的诉求和诉求背后的底层需求吧。孩子的成长没有预演,每天都是直播,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和不断调整完善,与孩子一起把剧情编写得更健康、更有趣、有料、有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