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说:我选择沉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从话语中,你很少能看出人性,但沉默中却能。如果你想学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海明威说: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花了60年来学会闭嘴,这也是一种沉默。
鲁迅说:当我沉默时,我感到充实,当我说话时,我感到空虚。
说话不好?不要说话?非也。现代人,喜欢需要表达,爱就要大胆地说。各个领域,有分享有回应有辩论有吸收,方可兼容并蓄,博学笃行。
需要提醒的是,他人的观点对你永远只是个reference,advise或者for example,即使他是某某大家,专家,学者,教授。我相信他们在自身的领域深耕发展多年,其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对于普众一定具有可学习,可借鉴性。但是,就像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评价、衡量他人的生活状态、人生选择一样,我更希望他们是个引领者,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客观的描述事实,描述发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听者、读者的思考,最终让听者、读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而不是他们所谓的权威答案,并说明这是绝对正确的,是真理,照此去做,一准成功。你可知,即使是科学,也是暂时的真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永远未止,哪个大家也不敢妄言,我的理论已经是绝对的真理,他们只是探索发现了一个事实,总结出一个规律,真理是个相对论。
当然,如果你想了解别人是怎么解决人生烦恼的,想体会别人的人生,去看小说,特别是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或者给自己树立个榜样(当代的、古代的、健在的、逝去的,都无妨),时刻激励自己,而不是去浪费时间在那些为吸睛的商业目的诞生的爆款鸡汤文字中寻找慰籍和答案。
“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我认为,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物质元素,竟然能以如此奇妙、绝对复杂、非常完美的方式,组成我们这样一个个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的鲜活的个体、鲜活的人。这就是极大的意义,这就是宇宙的意义,不仅仅是地球的意义。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我觉得就是要探究宇宙和我们自身的奥秘。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了探究和解决活着为什么的问题而活着。— 莫言 著名的哲学三问可概括成两问?回答得也的确可圈可点,不愧是莫老。刚刚我说了,他人的定义或观点,对你永远只是个reference或者advise,即使他是莫言。我确信莫老师看见这,也会点头同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