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闲散,时光飞逝。将一桩桩小事累积,便构成了整个光阴的故事。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亲情更是如此。而我也觉得有人味儿的房子才能算做家。
过年当然少不了一家子团聚,在外忙工作的爸爸回家,忙学业的我和妹妹也相继回到家中,想起寒假作业里是有关感恩的事情,便想着留意一些,记下些,做些事情。
第一件事是打扫卫生,扫完一遍再拖一遍,拖把不能太湿,不然地不容易干,人走上去更容易脏,还容易滑倒,不安全。拖把也不能太干,不然拖不动,拖不干净。所以,我总习惯洗干净拖把之后,沾上水先在一旁空地上踩踩,一方面洗洗自己的鞋底,另一方面榨掉多余的水。拖地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要拖干净还是挺难的,需要有耐心,还要掌握技巧。
反正,我爸爸是干不来这活儿的,有一次他拖个地不仅搞得像发大水了似的还弄断了拖把。他只好故作委屈状地跟妈妈说明情况,并默默地修拖把去了,这事儿也就告一段落了。
第二件事是切菜,当不好大厨,厨房里打打下手之类的活儿还是可以干的。掌厨的是爸爸,他常说他是我们家“食物链”的最底层,就连小白(元老级的狗狗)和小黑(元老级的摩托车)的地位都在他之上。而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我总觉得男孩子应该绅士一些,不计较不易怒。或许因为我和妹妹都是女孩子,所以家里的角色分配是严母慈父。话说偏了,再说说切菜吧,没有人教,就是看着就会了,依稀记得年少的时候,因为太小心谨慎切到过指甲,又因太过于紧张用力过猛而在菜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凹痕,好在熟能生巧,日子久了,力道手法也能略懂一二。
第三件事是洗衣服,多年求学的寄宿生活已经让我拥有洗衣服的技能。天气很好,心情也不错,于是很仗义地承包了一家子的衣服,相比较机洗,我还是选择手洗貌似效果更佳,当然,这么多衣服我是不会单纯地一件一件去搓揉的,于是,手脚并用了吧!先用温水泡开洗衣粉,再把衣服放进去,浸泡一会儿,用脚踩一踩,再用手搓。但衣服是需要分开分类洗的,有些衣服是不能这么粗鲁对待了,至于怎么洗怎么分当然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三下五除二地搞定了,晾好后,削了个苹果犒劳自己。
第四件事是烧火煮水,乡村里还是有些原始的习惯存在的,用柴火煮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老人常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空心才能烧得旺。反正刚开始我是怎么也烧不好那个火的。后来经长辈们教过之后就知道了,先应该放一些“硬柴”,就是木棍之类的尽量让前面一部分悬空,然后用一些“软柴”引火,常是一些树叶之类的易燃的,用打火机点着了之后放在悬空的木棍的下面。最后,防止木棍没点着火就熄灭还应在木棍上面再加一些“软柴”,一般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我就是这么干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软硬兼施”。“软柴”不能放太多,不然灰就多了,被火势扬起的灰会掉在头发上、衣服上等等到处都是。而一般只要木棍点燃了也就不用多管了,时不时往里添点木棍就可以了,所以,我很顺利地学会了烧开水。
第五件事是种植,我家有个小院子,我想种点什么,刚好爷爷打来电话说他那里有一株“藤椒”,于是我便去将它弄了过来。我还特意问了爷爷,哪个地方种会比较好?要挖多大多深的坑?需不需要浇水等等一系列问题,爷爷都一一告诉了我,还提醒我说,要找根比它还粗一些的木棍插在一旁,将它绑一下,固定住,可以撑着它向上长。“好嘞。”我带着它直奔回家,便在一处风水宝地下手了,没怎么使用过锄头的我,力道明显不够,“哐哐当当”好几下下去,只有浅浅痕迹,而我已是满头大汗。我不服气似的脱下外套挽起袖子干了起来,可能是用力不到位,锄头被我整松了,险些要和木棍分家,于是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对着一块硬石头直直地狠狠地砸了几下。果然,紧了不少。这个原理似乎学过,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的死磕之下,地上的坑已经勉强达标了。插一下小广告,我对刚才见到的蚯蚓表示小小的歉意,貌似我好像毁了它们的家。对于它们疯狂地逃窜我最终选择了——无视。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蚯蚓兄弟,后会有期。而在一旁晒太阳的妈妈决定过来帮我的忙了,终于是让这株“藤椒”落地生根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了,当然,给它浇水的重任自然是落在了我的肩上,待它枝繁叶茂我将是最大的功臣。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有五件事了,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而接下来要说的事可能就更普通了,相信每个家庭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家也不例外。
简简单单的一天也有许多必定会做的小事,我想像记流水账一样地去简述它,因为它真的简单到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词,但就是这份每天都重复的简单,让在外不论怎样奔波劳累亦或是经历多少酸甜苦辣都能从中找到些许安慰,因为我知道有个叫家的地方可以过一些简单的日子。
早晨天才刚亮不久就起床,同妈妈一起去跑步,围着小半个村子绕一圈,村里的人们大部分都还在梦里,早起的商家出门做生意,太阳还未露脸,东方的云层都披上了金装,似乎下一秒,太阳就会骄傲地出现,带给这片土地光明。回到家中,洗漱,吃饭,一日三餐,每餐饭后每个人都会喝上一杯茶,茶叶是妈妈自己做的,泡茶的任务会由最先放碗的那个人执行,这好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当然,想到自己还有“感恩”的任务需要执行这些小细节的任务也是很有必要的,也包括洗碗。而晚饭过后喝完茶便会一起去散步了。如果说早晨跑步会选“康庄大道”,那傍晚散步便会选“曲园小径”。乡村最不缺的是田地,在田间小路,散散步,聊聊天,看看日落,夜幕将至便回家。
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而一天中的其他时间便都是自由支配,有时候看看书,有时候去发小家串个门,有时候搬着椅子就坐在太阳下晒晒太阳,有时候逗逗家里的小狗,基本上时间也就这么在不经意间溜走。
跑步,泡茶,洗碗,散步聊天,算来是四件事,加上前面的五件就是九件事了,想来世事讲究圆满,我也想着还能做点什么,这第十件事确实是让我思考了好一阵子。
书上说:“如果亲子间的依恋也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那么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天平的角度会对调得越来越深吧。”
我很感激当下拥有的一切,追赶着时间的脚步,忙碌着,奋斗着,凭着相册里的照片勾勒着往昔。
这第十件事,我决定搬出藏在箱底的厚厚的相本,围坐在火炉旁,听爸妈讲讲每张照片的故事,那些记忆里早已经模糊了的故事,我想我很幸运能有照片记录点点滴滴的曾经。
一张张照片拿了又放,翻过一页又一页,听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合上相本也渐渐合上了寒假时光。
向着未知的未来,踏上新的征程。安分从来都不是一个年轻人该有的姿态,青春也该有它的色彩,而家人是最珍贵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