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通往奴役之路》之计划与法治有感

《通往奴役之路》之计划与法治有感

作者: 独自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17:47 被阅读0次

哈耶克说最能清楚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专治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状况区分开的,莫过于前者遵循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法治到底是什么呢?哈耶克指出法治的意思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法治的基本点很清楚:留给执掌强制权力的执行机构的行动自由,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虽然每一条法律同时也限制了个人自由,但在法治之下,也防止了政府采取特别行动破坏个人努力与自由。在法治之下,人们是能够遇见政府当局在某一种情况下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因此在法治下每个人都是在已知博弈规则之内,自由地追求私人的目的、愿望。

法治之下的社会是政府只限定于订立适用于一般类型情况的规则,听任个人在那些以时间、地点等情况为转移的每一件事情上的自由行动。而计划社会下政府则是给出具体命令与指导。这两者的区别是很重要也是十分明显的,就如同设置路标与命令人民走哪一条路之间的区别一样。

集体计划主义必然与法治、自由背道而驰,主要体现在计划之下政府是指导个人行动以便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政府的行动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来决定的,所以并不遵循法治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另外一方面如果政府要精确地预见到其行动的影响,它必须不让受影响的人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再加上政府行为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来决定的,因此个人计划与自由显得非常困难。

法治的威胁在现实中同样还来自于这样的一个信念:只要政府的一切行动都经过立法机关正式授权,法治就会保持下去。然而这是实际上最大的误解。法治和政府的一切行动是否在司法的意义上合法这一问题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有可能合法,但不一定符合法治,就如同希特勒就是以严格符合宪法方式获得无限权力的,但又有谁说当时的德国是法治社会呢?类似的还有当年斯大林治下的苏联、如今的朝鲜。

当然这种情况下也是较多发生在计划社会之下,因为当局要指导经济生活的各方面,法律必须给当局以权力,使当局在不能预见的情况下和不能按一般形式而加以规定的原则情况做出决定并实施。当越来越多的权力被赋予当局时,当局就拥有无限权力,很多时候这不仅仅是发生在计划国家中,一些民主国家走向计划主义也是如此演进,如近二十年的土耳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法治还包含限制立法,它把这个范围限于公认为形式法律的那种一般规则,而排除那种直接针对特定的人或者使任何人为了取得这种差别待遇目的而使用政府的强制权力的立法。

相关文章

  • 《通往奴役之路》之计划与法治有感

    哈耶克说最能清楚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专治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状况区分开的,莫过于前者遵循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

  • 串书名,写故事

    在被掳之地,《通往奴役之路》上,我内心充满《恐惧与战栗》,关押我的监狱坐落在《死海之滨》,每日我忍受...

  • 《通往奴役之路》

    结论下得太快,以至于有些论证之处的论据明显不足,更以至于有些地方近乎于刻意攻击或者甚至带有怨毒之言,就事论事,何必...

  • 通往奴役之路

    对于哈耶克和他的《通往奴役之路》,久仰其名了,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借出来读完了,私以为,任何一个想要拥有独立思...

  • 通往奴役之路

    本篇文章是读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后的一些感悟。为了将整本书的思想体系讲的透彻深入,将书中思想的来源阐述清楚,...

  • 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极为考验真理秩序与文化智力。普遍与个别,历史传统与现代,帝国基因与宗教牺牲热忱,社会生物效率与多样...

  • 《通往奴役之路》

    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第一,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

  • 《通往奴役之路》

    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使世界形成现在的状况,虽则人们预见不到后果,而且事实上又没有任何自发变法促使我们这样与我...

  • 通往奴役之路

    要求没课教师坐办公室,进行考勤记录统计,原意是想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备课上课改作业,这是把企业的管理思...

  • 《通往奴役之路》与《一九八四》

    今天开始读《通往奴役之路》的。这套书是朋友推荐的,也买了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开始阅读。上次把书柜整理了以后,这套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往奴役之路》之计划与法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ob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