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扰,马上就要外出约会了,你欣喜的打开满满的衣柜,却发现没有一件适合的衣服。好不容易调好了衣服出门,又看到路旁商店里面摆出了好多好看的衣服,难得一见的大减价,你蠢蠢欲动,现在不买什么时候买?!虽然和我的日常风格不搭 ,但是它好看呀!虽然已经有了类似风格的衣服,但是这件显然和另一件更搭啊……
“买不买?”你纠结的盯着这件衣服,旁边的店员小姐微微的一笑:“这件衣服显白效果特别好!”
“好的,买!”你潇洒的一挥手,爽快的交了钱,提着衣服回家的样子仿佛一个战胜归来的将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45051/451ae9c03acdfc63.jpg)
逛了一天有些累了,第二天就是周一,你坐下来打算整理一下下周的规划,却发现规划本上还有好多上周积攒下来的任务,你烦闷而且焦虑,扫了扫桌上的一沓材料,心虚的安慰自己:“先放着,以后再处理也来得及。”然后下周一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任务当中……你焦头烂额的加完班,却发现处理的一天,完成的却都是上周的任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45051/adba7d96255d32df.jpg)
我们总是很容易陷入囤积的陷阱,一边毫不理性的获取,一边难以理性的舍弃。买的时候挺爽,扔的时候很难。列计划的时候雄心壮志,执行的时候垂头丧气。
可是,购物时你以为的有用是真的有用吗?列的计划真的符合实际吗?刷刷知乎,发现上面有好多对自己有用的答案,忍不住收藏收藏再收藏,收藏夹满到溢出来,你看了多少?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才能过上更快乐,更整洁的生活,为什么我们老是生活在焦虑之中?
如果你对这些症状有同样的困扰,那么请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跟随囤积症and拖延症重度患者的我来了解一下,何谓囤积症。
首先做个区分,囤积症跟强迫症不同,强迫症患者感到很痛苦,囤积者则很享受获得和翻看自己的物品。这表明囤积者非常敏锐,感知视觉细节的能力很强,拥有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和欣赏日常用品之美的能力。
另外,囤积也不同于收藏。囤积行为有两个特点:获取很多物品,当这些物品不再有用时无法丢掉。单纯地收集或拥有大量物品不叫囤积。囤积的一大特点是,大量摆放不整齐的东西造成了家中的混乱。
那么,反思一下,你有没有以收藏的名义囤积好多没用的东西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45051/54117329bc5e3324.jpg)
那么,我们到底是为什么想要囤积呢?
最常见的囤积动机是避免浪费可能还会用到的东西,其次是担心失去重要的信息,比如你即使知道在图书馆或网上能找到相关信息,也无法丢掉过期的报纸。虽然知道好多文章收藏了也不想看,还是忍不住收藏。
第三种动机是因为物品有感情意义,跟重要的人物、地点或事件有关。这个我表示非常理解,非常!
各位小伙伴们,不要觉得囤积是特别正常的呀!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长期储存东西的人群都是极度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优柔寡断,处理信息时缺乏决断力,面对抉择时总显得进退两难。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搜集东西,并且每天都携带大量“以备不时之需的物品”。
就很实在的问你们 ,小时候有没有因为不整理房间被妈妈骂过?!但是
流泪的承认我全中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45051/1e76c9f3afa13af4.jpg)
所以,尽快的改变还是很重要滴!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恁?
两个方法!第一,节源!
何谓节源?就是减少买入物品的量,做到少量优质!做到节源的前提就是知道自己到底有啥?就拿我来打比方吧。
我是一个很穷却喜欢囤积化妆品的人,面膜,买!精华,买!口红,买买买!女生的桌子上永远缺一支口红啊!但是我的钱包告诉我,该节制一下了。
我就整理了一下我的护肤品,按种类比如面霜,精华,面膜,水,分类一下统计一个数量,之后再种草也要先看看我的库存量是不是够再决定买。然后按照保质期把他们放在一个一个的盒子里,比如今年18年底要用完的放一盒,19年放一盒,决定用完了再买新的,等等等等。分类的方法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分类啦。
这样,知道自己缺什么,有什么,再想种草就会清楚很多了嘿嘿。
说到现在,有没有发现其实能够让我们节源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穷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45051/a41e24d095a67bd3.jpg)
第二,放流!啥叫放流恁?三个字,断!舍!离!简单点说,就是扔。
“断舍离”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断
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
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
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迷恋。
好像有点抽象哈,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
答案:三步,打开冰箱,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门。
同理,断舍离也是如此分为三步。
第一,审视自己与周围物品的关系,那些是真正需要的,那些又是没有那么重要的。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第二,转变重心。重点不是这个东西好不好,而是你需不需要。咱买来这个东西是来用滴,不是供起来滴。一旦开始思考,你在对物品的整理中,将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第三,替换物品。把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东西换成让你舒服的东西。相信我,你的周围环境会因此而变得清爽许多的。
好啦,大利今天就啰嗦到这里,如果可以对大家有那么一点点的用处大利会非常开心的嘿嘿。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